“我是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的学生,期望月薪是2500元,如果能解决住宿,月薪2000元也可以。”从黄岛来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招聘会的韩语专业大学生小李说,可她的坦诚却没能换来招聘企业的 “坦白”,招聘方表示实习期的工资只能拿到正常工资的80%,至于正常工资到底有多少,企业的招聘启事上没写,负责人也不愿多说,只表示过了实习期就能知道,只要干得好,一定比想象的高出很多。
记者昨日采访发现,现场的上千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在悬挂的招聘启事上注明工资和补贴情况,情况好点的也只是注明过了实习期会有“五险”或“五险一金”,即便是求职者询问,也会被含糊其辞地转移话题。而对大多数求职大学生来说,问工资则被他们认为“不礼貌”。“我一般不会问工资情况,而是想法设法找人打听,不然会给招聘的人留下坏印象,如果他们觉得我仅仅为了工资干活就糟了。”青岛大学一名大学生表示,企业的岗位不明码标价,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困惑,既然公开招聘,何必对工资情况遮遮掩掩呢。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新的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招聘需要明码标价,而事实上却很少有单位认真执行。
新闻推荐
针对小区车位紧张的问题,青岛市曾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今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 《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规定,新建小区车位按两户一车位的比例规划,但实际情况是,2:1的比例仍难...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