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他因贫穷欲扔掉新生儿子,邻居张新春甩了他几巴掌别人的孩子她“白养”了四年

来源:城市信报 2012-07-30 16:36   https://www.yybnet.net/

56岁的河南人苏世民七年前来到青岛打工,由于没钱养不起孩子,被邻居张新春知道后,张新春视农民兄弟为家人,认领别人的儿子为干儿子,义务照顾长达四年之久。苏世民想让同乡写封感谢信感谢一直照顾他们家的张新春大姐,让老家人都知道她。

“你养不起我来养”

记者与56岁的苏世民在德县路一个院子里相见,这间院子住进了十几户人家,他和妻子挤在不到五平方米的房间里,只容得下一张床,床上堆满了衣服。他的妻子顶着烈日去上班了——扫马路。

七年前,为摆脱贫困,夫妻俩将大儿子交给了河南老家的姐姐,从农村来到青岛打工。但是苏世民没什么手艺,想找份好点的工作很困难,加上当时妻子患有癫痫,常常因为干不好活儿被辞退。等第二个儿子出生时,他们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陷入生活困境的苏世民觉得,孩子的出生大大加重了家里的负担。“如果不是我老婆瞒着我,我早就让她打掉孩子了。”当时苏世民狠狠地说道。后来他也是这么干的,他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扔了,却被妻子抱了回来。几次反复不成后,妻子很生气,不让他吃饭,不让他碰孩子。

在苏世民家斜对面打工的张新春早就跟他们熟悉,看到苏世民连儿子都不要了,她一时生气掴了苏世民几巴掌 ,“这孩子,你养不起,我来养”。火辣辣的巴掌打在苏世民的脸上,他一句话都没说。

这一照顾就是四年多

令苏世民没有想到,自此,张新春真的尽了一位“母亲”该尽的责任。

“孩子的衣服全是她买的,身上穿得干净整洁,她视一个农民兄弟为家人,竟认领老乡的儿子为干儿子。”苏世民的老乡苏盾之完全没有想到,张新春对素不相识的干儿子和苏世民一家开始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悉心照顾。

“有时我们实在累得不行了,晚上就睡着了,但是小孩子经常在夜里不睡觉,这时候张大姐就抱了孩子出去玩,直到孩子睡着,把孩子放回来后,她才回家。”到孩子上幼儿园,两人更是没时间接送,张新春担负起每天义务接送孩子的任务。

孩子的吃穿被张新春全包了,她对孩子的照顾细心周到,苏世民说张新春对孩子“比自己的亲儿子还要亲。”而张新春每个月打工的工资也只有2000元,却拿出1000多元花在别人的孩子身上。然而,苏世民有些过意不去的是,张新春因为孩子丢了工作。

想让老家人都知道她

苏世民说,自己找记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老家的人也知道张新春。“老家没有报纸,但是有广播,你们给我寄过去,让人家广播广播,让亲戚知道青岛有一位好心的大姐一直在帮助我。”

苏世民的大儿子是被老家的人带大的,妻子没什么育儿经验,很多家务都做不好。张新春辞退后,她也换了工作住的地方也换了,但她放心不下孩子,手把手教苏世民的妻子做家务,怎么去照顾孩子。

“搬家那天,张大姐哭了,她舍不得这个看了近五年的孩子。她这么照顾我们,很多邻居就说,你为了一个外地人的孩子用得着吗?”可张新春没说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张大姐对孩子的不离不弃让苏世民数次落泪。

住在四方的张新春离苏世民一家也远了,但张大姐还是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带点东西。来不了时电话不断,嘱咐各种小事。她每隔几天也会将孩子接回家里,给他洗洗澡。

记者让苏世民再多说点张新春的故事时,“太多了,太多了。”苏世民对记者说道。

苏世民说,自己决定一直留在青岛,好好工作。还要告诉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记住这个干妈,记住这个恩人,长大后好好报答张新春大姐。

文/图  记者 林晶实习生 朱环宇 

新闻推荐

汇泉广场站“现真身”进入倒计时明年5月恢复部分交通,钢材就用了12000吨

数字说话 汇泉广场站上下两层各5000平方米,这个车站总长为249.5米,标准段宽18.9米,有效站台长...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因贫穷欲扔掉新生儿子,邻居张新春甩了他几巴掌别人的孩子她“白养”了四年)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