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到了开饭时间,一工地上工人们把工具一放,拿起碗筷就往工地食堂走,侯建军却和几个工友回了宿舍:“食堂的饭贵,味也就那样,还不干净,不划算。”
每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都会对这些工地食堂进行检查,高温季节更要加大检查力度。近日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李沧分局共排查建筑工地50家,有食堂的44家,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有23家,其中条件较好的仅有3家,其他工地都存在一定问题。7月20日、21日两天,记者对市内10家建筑工地进行了探访,确实发现不少问题:食堂环境差,卫生条件不好,有的一顿饭下来起码得花十几块钱。
A 记者工地探访
10个工地只有一半有食堂
7月20日中午11点左右,记者先来到城阳区的家佳源附近,这里有两个建筑工地。已临近中午吃饭时间,却看到工人们纷纷往外走,工人张先生告诉记者:“工地上没有食堂,在工地外有几个小摊,我们一般都出来吃。”三轮车后面加个锅这就是小摊的“厨房”,有水饺、油饼、馒头、炒菜等,菜里能零星看到点肉丁。
之后记者又来到仲村,这里集中了3个建筑工地,但只有一个有食堂的,尽管如此,仍有工人不愿在食堂吃饭,“谁在食堂吃啊,饭菜贵又不好吃,还是在外面随便买点吃吧。”
李沧区夏庄路附近也有几个工地正在施工,记者赶到这里探访发现,3个工地中2个有食堂,另外1个没有 。不过临近小吃街,没有食堂的工地工人们便集中到这里解决吃饭问题。
20日和21日两天,记者走访了市南区的2个建筑工地、李沧区 3个建筑工地和城阳区5个建筑工地共十个建筑工地,其中只有一半有食堂。
有食堂的在食堂吃饭,没有食堂的在外面的小摊吃饭。除了这个,记者采访了解到,还有的建筑工地工头会集中给他们从外面买饭。但这些饭菜的质量就更难保证了,在城阳区仲村一处建筑工地采访时,40岁的工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节省成本,工头买的一般就是包子,难吃不说,还不干净,经常吃出头发、塑料片等,就在前几天还有一位工友吃包子时吃出一颗牙齿。”
菜品五六个,荤素都有
没食堂的在外面买着吃,有食堂的工地菜品怎么样?夏庄路上一工地的工人告诉记者:“今天有土豆,还有鸡腿,还有些别的菜,挺多的,我已经吃饱了。”记者走过去一看,不大的空间里,四五十个工人坐在板凳上吃饭,当天有五六个菜,有荤有素。“一般都是这样的,中午的饭菜多一些,到了晚上就少了。”吃饭的工人说。
在夏庄路上还有个工地食堂,这个食堂建在工人宿舍区,记者走过去时已经12点半,工人打饭时间基本结束了。从窗口往里一看,这天中午的饭菜有鲫鱼、芸豆、红烧肉、鸡腿,盛放在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菜盆里。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有荤菜有素菜,这些饭菜已经很好了。”
吃的工人少,食堂倒闭
7月21日中午吃饭的时候,记者来到香港中路附近的一家工地。记者没有看到里面有工地食堂的影子。在此工地干些零活的临沂师傅谭师傅在旁边的一家快餐店刚刚吃饱了饭,他对记者说,工地原先是有食堂的,但一个是因为贵,另外口味也不是很好,慢慢吃的人就少了,最后就倒闭了。
“顶着个日头,干一天,10来个小时才赚90块钱,可吃一顿饭,就得花10来块钱,中午晚上两顿就20块,不舍得吃。”谭师傅说,再者说,原先有食堂的时候,菜基本上也不常换样,都是最便宜的土豆、油菜什么的,时间长了也吃腻了,所以就没人愿意去食堂吃。
在跟谭师傅聊天的时候,从陕西来打工的党金仓也从快餐店里吃饱饭出来了,他来青岛已经有几年的时间,在很多工地都干过,市内四区、黄岛的工地他都去干过。“工地有食堂方便,但是现在都不管吃,食堂饭菜好的价格就贵,便宜的吧确实不好吃。”党师傅说,在快餐店吃现在也不便宜,但是花样多,想吃什么就点吃着更舒服一些。不过,说起来党师傅倒是更愿意到有食堂的工地干活,“出来打工的能有啥要求?只要不是坏的,难不难吃的,吃饱就行。”
B 记者近距离接触工地食堂
汗水进菜汤,苍蝇飞得欢
在夏庄路与源头路交界处的一工地食堂里,记者看到前来吃饭的工人很多,不仅食堂外的桌凳上坐满了前来吃饭的工人,一些没有座的工人打了饭以后直接蹲在地上吃。
记者来到该工地的食堂打饭区,透过窗口记者看到中午的饭菜一共有三四样,其中一样已经卖完,剩余的除了豆角、土豆,还有一大盆鸡腿,主食主要是米饭。前来打饭菜的工人络绎不绝,记者观察了一会,主要就是买豆角、土豆,舍得买鸡腿的人很少。一位看上去只有十几岁的小孩负责给工人们打菜,一份的菜量倒是不少。
这个食堂的面积总共也就10多平方米,除了卖菜区外,洗菜区、洗刷区都紧挨着,洗刷区里面堆放着盛米饭的托盘,而旁边还有几个储物柜,以及做饭的工具,整个房间内满满当当的。看上去,环境就不怎么干净。
在食堂的打饭口,记者观察了10多分钟。由于天气炎热,再加上地方比较拥挤,打饭的小伙子身上出了很多汗,随手擦下的汗水一甩有的都滴进了饭菜里,而忙的时候来不及擦汗,汗水就直接滴到饭菜里。除了汗水还有那讨人厌的苍蝇,嗡嗡乱飞,时不时地在饭菜上“歇脚”。
一听是记者,窗口都关了
随后,记者来到夏庄路另外一处工地的食堂,这个食堂并没有可以坐着吃饭的地方,工人们打了饭以后就直接回板房里吃。由于已经过了打饭的高峰期,前来买饭的工人不多。不过,记者看到食堂内的饭菜还剩余了很多。
这个工地食堂的面积更小,就跟普通家庭的厨房差不多大,面积还不足10平方米。不过,食堂的菜品倒是不少,凉菜、炒菜、肉菜都有 ,其中一个大盆里盛放的是红烧鲫鱼,虽然已经过了饭点,但是里面还剩了10多条鱼。
剩下的饭菜怎么处理呢?“我们都有冰箱,剩下的放冰箱里。”食堂的一位女负责人说。言下之意,等晚上的时候从冰箱里拿出来,这些饭菜热热还会继续卖。
不过,一听是记者 ,餐馆的负责人就把窗口都给关了,记者没法再进一步观察里面的卫生情况。
C 听听有关人员怎么说
工地食堂负责人:再便宜的饭也有嫌贵的
老许,江苏人,和对象在夏庄路上承包了一家工地食堂。对于记者前来 ,他本身是很谨慎的,并不愿意多说什么。不过,当听到工人们抱怨工地食堂菜品价格贵、味道差、还不卫生的时候,他忍不住也给自己澄清了一下。“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这里每顿饭都做七八样菜,青菜、肉菜都有,我也知道农民工进城打工没钱,做这么多菜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老许说,平常吃青菜、偶尔也可以买肉菜改善一下。
口味差、还不卫生,老许说,做餐馆各凭良心,他不敢说自己的有多好吃、多卫生,但是自己一直尽量做好。“现在查得这么严,谁敢不讲卫生,有一个出事这买卖就没法干了。”老许说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身就在工地上,食堂要又宽敞又干净也不现实,但是卫生肯定都得讲,“坏了的、过期的东西肯定都不能卖。”
说到价格贵的问题,老许还是那句话,嫌贵可以买青菜吃,既要吃好的又怕花钱,哪有那么多好事呢?“我们也是在这租地方做点小买卖,现在什么不涨价?”老许指着自己的一盆红烧鲫鱼说,“现在鲫鱼都已经卖到10多块钱一斤了,这一条鱼就三四两多,才卖五六块钱一条,去掉成本一条鱼一块钱都赚不了。”
经营这个工地食堂已有些年头,老许说,他是干够了。“即使再便宜肯定也有嫌贵的,这活真是不好干。”不过所幸的是,随着工人工资的增长,现在舍得犒劳自己的工人也不少,所以买卖还算可以。
政府部门:44家工地食堂只有3家还行
楼宇食堂、学校餐厅、校外小饭桌……随着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地方的饭菜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可是工地食堂,这个为城市工人们提供饭菜的地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它的卫生情况却着实令人担忧。
为切实保障广大建筑工人的饮食安全,自6月27日至7月17日,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李沧分局对辖区内的建筑工地食堂进行了为期3周的集中排查整治。这次集中整治行动,共排查建筑工地50家,有食堂的44家,持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23家 ,持证率 52.3% ;抽查食品从业人员116名,其中51人持有效健康证明,持证率 44.0%。部分建筑工地食堂在责任意识、内部管理、食品加工、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安全隐患,44家工地食堂中,条件较好的只有3家,条件一般的有20家 ,条件较差的有21家 。相比其他餐饮行业,建筑工地食堂的整体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记者手记
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建筑工人的辛苦劳动。尤其像青岛这样建设发展中的城市,众多大项目正在各区市内抓紧建设。可如果连工人们的胃都照顾不好,如何让他们甘心留在这个城市?近几年本市接连闹起“用工荒”,建筑单位甚至用上了“暂扣”工人的工资来留人。虽然不是说改善了伙食就能解决用工荒,但是如果吃饱吃好了至少工人们的干劲更足。李沧区已经开始整治工地食堂现在暂存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这一个区,通过记者的探访,各区市的食堂都存在不小的问题,整治工地食堂也希望其他各区市都能尽早行动起来。文/图 记者 宫岩 尚青龙 实习生 刘振
一顿十块钱,吃不起
7月20日,谭师傅和工友们一起拿着饭盒蹲在路边吃饭,为了犒劳一下自己,这天他花了7块钱给自己买了个鸡腿,也没有再买其他菜。“这样一来一顿饭就是八九块钱了,要是再买青菜就得十多块钱,太贵了。”他算了算:“如果一顿10块,两顿就是20块,那这一个月下来就得600块钱了呢,这样吃太浪费。”
旁边吃完饭的工人一听饭菜价格纷纷抱怨:“现在饭菜太贵了,真是吃不起。”“贵啊,没法吃了都。明天还是泡方便面吧,一包方便面一瓶水最多5块钱。”
全都一个味,只为填饱肚
炒豆角、炒茄子、炒土豆……哪个菜炒得好?吃完饭的工人小李抹了把嘴:“什么好吃不好吃的,吃起来都一个味,吃不出什么味道,只要填饱肚子就行了。”
谭师傅也说:“能换什么花样呢,每天除了茄子就是土豆这几个菜,有时炖有时炒,反正不管怎么做,出来都是一个味,时间长了就更吃不出什么不一样了。”
在城阳建筑工地干活的工人张先生也为这事发愁,苦笑着告诉记者:“每天的饭菜基本不变样,时间一长也有吃腻的时候。在食堂吃饭不比在家里,还挑什么饭菜口味,吃饱有劲就行了。”
只要不拉肚子就行
工地食堂的饭菜干净吗?这个问题似乎让工人们很不屑。在城阳区的一处工地采访时,看到几个工人捂着肚子离开,工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天一热,拉肚子的人就多了,前几天还有个工人打了几天吊瓶才好呢。食堂的饭菜什么味不要紧,我们盼着只要别让人拉肚子就行。”
正吃着眼前的土豆炖肉,工人小孙从里面挑出一根细长又弯曲的铁丝:“这是刷碗留下的,正常,这还是好的呢,说明给刷碗了。挑出来一样吃。没事,都是在外打工的,没那么多讲究,别拉肚子就行,拉肚子也不要紧,反正我们都备着药呢。”
新闻推荐
工作了 每月都有N多计划 转眼间 这月工资又白领了毕业理财第一课,听理财师支招
“有了工作了,以后就再也不用跟爸妈伸手要钱了。”又到了毕业季,大批的毕业生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如今已经有部分职场新人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资&n...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