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城市70公里外的莒县服务区,你能看到日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文化公路”的建设征程上,日兰高速成为日照文明的展示平台
服务区成了旅游景点
10月1日,日兰高速莒县服务区。
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蜂拥而至的车辆络绎不绝地汇入到这里。服务区的餐厅里、卫生间里和超市里,到处人头攒动。
因为国家对七座及以下小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这个国庆长假,每天经过这里的车辆达1万多辆,是平时的十几倍。
然而,如此大的车流和人流,在这个服务区,却几乎看不到人们焦虑的神情:
一时间走不了的乘客,开始在这个并不太大的服务区游览,他们一会看看陈列在玻璃柜里的黑陶,一会看看柜台上的各种贝壳和珊瑚,一会又认真地看着有关水上运动之都、太阳文化的图片和介绍,还有不少人被日照农民画和莒县浮来山银杏树版面雕刻所吸引。更显从容的,是广场上的客人,不少人以落成不久的乐毅和刘勰雕像为背景,拍照留念。
莒县服务区,俨然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日照地域文化的窗口
“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和谐的公路生态环境\’和‘建设和谐的公路社会环境\’为着力点,既深入探索研究,又注重推进实践公路文化,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文化元素、发挥服务功能,实现了公路文化建设与文化公路建设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这是2011年8月9日,市公路局局长金立柱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公路文化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时的一段话。
莒县服务区被称作是全市公路系统文化公路建设工作的突破。
2011年,改造后的莒县服务区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按照“融入先进理念、体现地域特色、扎根公路土壤、呈现个性元素”思路改造建设而成的服务区,倾力打造“承载历史民俗发展历程、展示海洋文化、弘扬时代特色”的现代驿站、文化服务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海洋特色文化品牌。
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调的建筑屋顶“水滴”设计,餐厅“海之景”大型墙壁油画、“浮来山银杏树”大型版面雕刻,走廊的“海洋之星”、黑陶展示柜、日照农民画,超市的日照绿茶展厅,洗手间的唐诗雕刻、卫生知识彩画,将日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鲜活的蓝天碧海特色一一展现。龙山文化、莒文化、太阳文化、两城遗址,穿越4500年历史时空,同日照水上运动之都有机融合。在这个小小的服务区,日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此清晰。
这些天,在莒县东收费站和西湖收费站,收费广场的北侧分别立起一堵墙,这堵墙本是为了解决冬天北风直吹收费亭而建,但如今,两堵墙却都被穿上文化的“嫁衣”,这些设计精美的画面,既有安全方面的,也有廉政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无论是对收费员,还是对经过这里的驾乘人员,都会起到教化作用。
再过不久,日照水库大桥东,北侧的山坡上,还会立起姜太公的大型雕塑。
一段高速公路,成为日照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
服务中体现公路文化
针对不同驾乘人员、不同层次需求,日东高管处倾力打造个性化服务。在服务区,他们设置的特色小吃专区、特色产品专柜,打造的风格不同的多功能休息区,包括即来即走的休息廊和环境优雅的饮茶、品咖啡专区,都给经过这里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莒县服务区,你会随时感觉到人性化的服务设置带来的便利:300多个公厕蹲位、40余块服务导向和安全警示牌,还有信息查询机、手机加油站等等。
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见于诸多细微之处:残疾人专用公厕、江北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首家母婴休息室、更衣室以及小便池、蓄水池、脚踏冲水设备等。
完善的功能、规范的管理、良好的秩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驾乘人员驻足。
在日兰高速莒县服务区,你也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用行业文化打造出的温馨驿站。步入这个服务区,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彰显出生态文化的理念。在这里,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日处理能力达200吨的污水池和中水池,经净化处理后的水,用于公厕用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这里拆除了高耗能的高杆灯,实现了低碳照明。划分了危险化学品车辆专门停放区域,并由专人管理。这里,24小时免费提供充足的开水和常用药品,并严把食品卫生关,为饮食安全树起牢固的绿色屏障。
文化载体的“四部曲”
日东高管处的文化品牌建设,实现了服务文化、廉政文化、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四个载体建设的有效融合。
服务文化以“保安全保畅通树品牌树形象”和“温馨收费亭愉快伴你行”金牌服务活动为载体,在收费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突出动态传播,采取温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改进收费方式、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优质、文明、高效的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在养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积极倡导“把心放在路上,把路放在心上”,大力建设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廉政文化以“4+1”廉政教育为载体,建立廉政文化传播阵地,宣传反腐倡廉工作。同时,利用座谈会、知识竞赛、交流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结合高速公路实际问题,突出重点,开展廉政文化“上网络、上电视、上报纸、上墙面、上讲台、上舞台;进机关、进站区、进中队、进岗亭、进工地、进家庭”的“六上六进”活动,让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融入全处各项工作中。
安全文化以“以人为本”为总要求,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宣传、科普教育和法律等安全文化手段,对职工进行熏陶、培养和塑造,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从“要我安全”达到“我要安全”的主动自律。
管理文化以走廊展示为载体,利用办公楼走廊、楼梯间的有限空间,精心打造了以“标准化、规范化、人本化、集约化”的四化建设为主,包含公路文化和廉政建设三道具有自身行业特点的图文并茂的“文化长廊”。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和字眼,让干部员工时刻牢记工作宗旨和使命。小小的走廊,体现大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教化于人,将文化理念入眼、入脑、入心。
文化与服务的完美融合
从“公路文化”到“文化公路”,思想的转变决定了视野的高度,也决定了担当的责任。
在贯彻落实市公路局文化公路建设工作中,日东高管处的这些充满真情的做法,既让日兰高速日照段成为日照靓丽的文明窗口,又推动了日东高管处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青岛幼儿园收费有了统一标准 规定:幼儿园只可收保教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
本报青岛讯 “幼儿园可以收取保教费、住宿费以及经省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除了这些项目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青岛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和市教育局近日联合制定下发了《青岛市幼...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