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最是难忘少年时

来源:黄海晨报 2012-11-12 22:58   https://www.yybnet.net/

尹世安

在1939年5—6月份学校被迫转移,我没有随着学校转移,而是回到潘家洼家中。原来我父亲在潘家洼典了张姓一个小院,全家住在这里。那时日寇飞机经常飞临日照上空骚扰,所以白天我们便上潘家洼的北山去躲避飞机,至下午始返回家中。在潘家洼住了约两个月又搬回张家廒头,记得这年夏天是在张家廒头过的。我父亲看见我们兄弟每天无所事事,尤其是我,每天闷坐无语,便问我有何心事,说没有心事,我还举例子说,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闲静少言”,我现在就是这样,这有何不好。在当时我的确没有什么心事,也不知什么原因,使我终日默默无言。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正是十五周岁,是否生理上发生什么变化,对精神上产生影响所致。总之,我父亲怕这样下去,有碍我身心发育,便又想到了学习的事。那时,王海峰老师正在大古镇设馆授徒,父亲便打发我去那里,让我二弟去夏陆沟跟一位杨老先生学习。两位老先生均以旧学见长,老师自在涛雒小学辞职后,便在家乡周围教私塾。王老师教我的课仍以《古文观止》为主,教学的方法与孙老师不同,孙老师是将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条分缕析,非常详细,第天学生必须背出。王老师是只讲其大意,让学生自己去念,遇到不明之处再向他请教。我体会这两种教学方法对于勤奋读书的学生来说,各有其优点。对于资质平庸不求上进的学生来说,似乎前一种多少起到督促作用。由于和王老师住在一起,生活上更贴近些,当夜晚,师徒二人,对坐窗下,王老师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有许多类似清代笔记小说的故事,不知是他自编还是听别人说的,内有花妖树怪、剑侠豪客、平民商宦、各色人等,有的情节神奇变幻、跌宕不拘,再加以王老师的绘声绘色,真是动人心弦,使自己沉浸在故事当中。可惜的是,当时没有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

在大古镇求学期间,有一事使人不忘。那是我父亲忧患意识起作用,为了我的安全,他后来让我搬到我高祖母的娘家去住,我高祖母费氏的后人只有一位我称为表祖的老人在家。我父亲曾说这位高祖母21岁守寡,贞、孝、仁、爱,其事绩载入县志,要我长大后不要忘记这位对尹氏家族有着重要贡献的老祖。(2008年我曾让我三弟及我儿子在张家廒头为这位老祖立了块追思碑,以作纪念)。

1952年夏季,我从保定回青岛度假,在青岛第九中学(我老伴在该校任教)与一位语文老师谈起这事,他说如能将这些故事编辑出版,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想王老师可能已经故世,便写信到许家园(王老师的家乡)打听。后来得到他的儿子的回信说,王老师已经去世,也没见他又任何文字遗留下来,这些故事也就湮没无闻了。

1939年冬天,尹家廒头尹永吉大哥来我家和我父亲谈起,他表弟郑梦麟在家赋闲,可否让他来教我兄弟。我对郑梦麟很熟悉,他曾教过我化学,我父亲当然也很同意。如是便托永吉大哥去聘请,说好在1940年正月中来我家教学。到了1940年正月郑梦麟表哥果然来到我家,他对我还有印象,因为在山字河上课时,先点名后上课,所以他记得我的名字。我父亲让他住在西天井的堂屋内,我们就在堂屋里上课。他教我的课是小代数、平面几何、化学、物理及国文,我二弟的课是数学、化学、国文,我三弟的课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总之,一天也够他忙的。就这样似乎平平静静的过了约一个多月,麻烦的事又接踵而至。先不说日寇已于去年侵入石臼所、日照县城,并于今年年初派出分遣队占领涛雒以及傅疃河桥头,我们的生活完全笼罩在它的魔爪之下。地方上也出现了小股土匪,“砸案子”时有发生,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更在其威胁之下。我父亲为了安全起见,晚上不让我们在家中住,我和我二弟到高家廒头我五表哥家中,我父亲和郑梦麟到成家廒头,我大母亲带着我三弟到本村的一家人家住,我母亲则带着我妹妹到东天井里去住,就这样一家人分散在4处,到天明始聚拢在一起,我们也就开始第二天的课。一天夜里,土匪果然光顾我家,他们直奔东天井而去。在这里让我先叙述一下我父亲的防范意识和先见之明,大约在1930年之前,地方上土匪丛杂,其中危害最烈的当属“绑票”,在张家廒头就发生过一次绑票案。为预防起见,我父亲便在东天井堂屋的东套间里做了个可以翻转的窗子,另外,在堂屋和东屋之间砌了一堵墙,将窗子外的空间(夹道)完全封闭起来,他还把与东邻居之间的墙用砖疏松地砌好,如遇紧急情况,便可以从窗子里爬出来,进入夹道,然后再用手推到东墙,进入东邻家以脱避危险。再说这天夜里,当土匪砸门时,我母亲便抱着我妹妹避入夹道,在推东墙时,谁知因年代久远,砖块已牢结在一起,推也推不动了,无奈之下,只好在窗外坐下等候事态发展。土匪进入屋后,见无人影,只听他们说:“难道土遁了不成?”土匪们无可奈何之下,便劫掠了一些衣物而去。经过这一番惊吓之后,我父亲决定把我们兄弟3人及郑梦麟迁往夹仓继续学习,由我大母亲去做饭。我母亲则带着我妹妹仍住在西天井里,每天晚上由我二叔的管家名叫刘赞卿的把大门在外面锁上。在这里我真佩服我母亲的胆量,因为在这空旷的宅院里,就她们二人居住,那时我妹妹也不过3岁。后来我问我母亲害怕不害怕,她说,当时也有恐惧的感觉,但也无法,只有听天由命了。再说为什么要去夹仓呢?因为夹仓当时是个镇,人口众多,尤其是财主们也多。过去镇上出过翰林、举人,当代也出过一些名人,我们到那里也就显不出来了。另外,土匪到夹仓去作案还有些顾忌,比在张家廒头要安全些。我们在我二叔的岳母家租了三间屋,我二叔的岳母家姓葛,只有舅母领着几个孩子过。另外,租了尹晓泉家的三间南屋作为学习场所,郑梦麟就住在这里。尹晓泉我们称他为大叔,他曾任日照县立第一小学和夹仓小学的校长,在他的北屋里他也设馆授徒,有七八个学生。在他的小院里南北两屋有两处学馆同时授课,一时间,咿唔之声充盈小院,透出一番青春活泼的气息。在夹仓,还有一处学馆,老师是林梓材,他在 1936-1937年日照县立初级中学当过教务主任,他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叫贺照熙,他后来成为我的内兄。在夹仓学习到八月,郑梦麟便回到他的家中,不晓得什么原因,他再也没有回来,我们的学习也就停止了。

涛雒被日寇侵占后,汉奸维持会便应运而生,他们把涛雒在外逃难的商人、地主作为敲诈和压榨的对象,派出爪牙拿着白条,今天要钱,明天要粮,限期缴纳,如若不交,定受严惩,真是不堪其扰。我看父母每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不知往哪里去为好。这时,在青岛经商的一位亲戚,他是我三叔的内弟,叫王利贞。他来信打听我们的学习情况,他说青岛的学校已经开办,如果愿意,可以来青岛上学。当时我想青岛已经沦陷,在日寇统治之下,如果去青岛,岂不做亡国奴吗?如果不去,又往哪里去呢?再说我父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经过认真考虑,还是选择了去青岛,因为这样,既可以使我们继续求学,还可以逃避汉奸的搜刮。如是,在1940年9月,派人把我和我二弟先送到裴家村我三舅爷爷家。让我三舅爷爷把我们送到青岛。我记得当我们到了石臼所时,住在我三舅爷爷的一个亲戚家,由他给买了3张船票,第二天到了青岛,在朝阳路找到了同心和商号,见到了王利贞,我们称他为大舅。他把我们安排在他商号的二楼上,和他的伙计一起吃饭。大约在以后二三个月的时间内,我父亲、三弟和我两位母亲及妹妹都来到了青岛,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从此离开了故乡,在敌人的统治之下开始了另外的生活。

上面记录的是自1937年12月至1940年8月共两年九个月的逃难生活。也就是我从14岁至16岁的生活经历。现在做一追忆,有些情节已逐渐淡忘(如具体的日期),但所记之事,多亲身经历,不易磨灭。回想起来,自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侵略中国,长达八年之久,陷我们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杀戮数千万同胞,使数亿人民颠沛流离,不得安生,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造成恶果难以估算,真是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但现在日本右翼势力,毫无思过谢罪之意,反而否认侵略事实,图谋不轨,侵略之心难移(如钓鱼岛事件)。因此,我国人民应保持高度警惕,奋发图强。以上不惮其烦的将这两年多的逃难生活一一列出,虽不足以揭露其罪恶于万一,但就个人而言,所受的煎熬,亦当永世不忘。

回顾我自1924年出生在涛雒镇,到1939年初离开,有十四五年的少年时光是在那里度过的,无论是酸、甜、苦、辣,都给我留下来难以忘怀的记忆。至今已有70余年,它的形象总是萦回脑际,是难以消除的。

近阅晋谢灵运《步出城门西》诗有感,因仿其作,作《步出城东门》,算是对故乡的一丝回忆吧!效颦之作,贻笑大方,所不计也。

步出城东门,野滩望无垠。渔村数点落,间有种田人。

朝晖映岱色,夕照抹层林。海潮汹涌至,分流绕城滨。

城阙何巍峨,结伴多登临。俯瞰众人家,绿色浓荫荫。

故老环相坐,说古与道今。市声喧街巷,青翠掩朱门。

代有才人出,名重银与金。寄语未来者,超越更创新。

往者今已矣,所事何可追?清夜念旧侣,梦中戏故宅。

池鱼恋旧渊。倦鸟思故林。(借用陶渊明句)揽镜悲白发,迟暮安所归? 

新闻推荐

日照口岸八部门联手出招发力

对于日照市的外贸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日照市外 贸平稳较快发展,11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口岸办、日照港引航站、日照海关、日照...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是难忘少年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