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迟锐
本报记者 王仕瑞 摄
在日照街道高新社区,丁梓元是名人,不管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是小区的居民很多人知道他的大名。
今年已经83岁的丁梓元居住在枫舍居小区,是一位有“报纸情结”的老党员。这些天,他也没闲着,收集报道“十八大”新闻的报纸并粘贴在了剪报本上,他想以后将这些剪报本在社区的读书站、展板上展示出来。
“16号那天,我们还专门搜集了部分报纸给老人送去,并陪同老人一同把十八大会议期间有关的重大新闻和图片从报纸上小心翼翼地剪下来,贴在自己专门制作的十八大会议主题剪报本上。”11月24日,日照街道高新社区居委会主任李叶欣告诉记者。
●13年剪报4000册
“快瞧瞧怎么样,刚做好的!”24日,记者来到丁梓元老人的家里,他正坐在忙活,看到记者来了,放下手中的浆糊,叉着腰欣赏起自己一上午的“成果”。“十八大”开幕以来,每天的报纸他都没落下,全部收入“囊”中。
在老人家里,记者看到桌子上、沙发上、写字台上到处都是报纸,“现在,很多剪报本都放到社区的读书站了,家里已经不是很多了。”丁梓元老人告诉记者,他一共收集了七八份报纸。
1999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喜欢上了剪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他的剪报已经有13年时间了,收集的报纸已有几千斤了,剪贴成册的也有4000册。除了日照本地的报纸,丁梓元收集的更多是北京、青岛等地的报纸,“我北京的亲戚每两个月给我邮寄一次报纸,每次都很大的一包。”
丁梓元的剪报内容特别丰富,故事连载、交通安全、新闻报道等等都有。其中,重大的会议报道他也都剪辑成册,包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的报道,尽管报纸已经微微发黄,但丁老先生认为,“这是咱中国的大事儿,得留着”。
●社区要建“剪报室”
数千册剪报本,光安置就需要很大的地方,现在,丁梓元老人的车库已经放不下了。
为了更好地保存、利用这些剪报本,高新社区居委会专门在办公室的二楼拿出一个房间,作为剪报本的展览室。丁梓元老人也愿意将剪报本都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每天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引来社区居民的重视,获得这种“认同”,丁梓元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剪报内容丰富,交通安全、火灾事故、节能环保、道德楷模等等。“从家中‘小收藏\’到在社区里有‘一席之地\’,多亏了社区居委会的帮助。”说起居委会,说起居委会的李叶欣主任,老人满口都是夸奖的话。
“在新的办公地点,我们准备专门拿出一个房间做剪报室。”李叶欣说,他们准备让丁梓元老人带着自己积攒的“宝贝”常驻社区,初步打算起个名字叫“丁爷爷剪报室”,不但社区的居民可以随时分享这些剪报本的内容,社区的小朋友们也可以来学习有关知识,让老人的剪报“事业”发扬光大。
“那,我以后就可以天天到社区‘上班\’啦!”听到李主任的打算,丁梓元老人非常高兴。
新闻推荐
日照’12月3日 星期一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日照市卫生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联合在大学城进行了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行动起来,向‘...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