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欣宇撰文供图现在的年轻人学烹饪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这

来源:烟台晚报 2013-06-22 19:58   https://www.yybnet.net/

□欣宇撰文/供图

现在的年轻人学烹饪,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这是教师在课堂上示范面点制作。

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技艺超群、才能出众的厨师,不仅是各大酒店争聘的对象,也是蓝领群体中颇受人仰视的佼佼者。同任何技术工人一样,名厨的成功与成长环境的助推、自身的勤奋努力有关,更与学厨期间打下的基础关系极大。笔者曾专科学厨两年,学艺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至今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学厨是个好营生

我是在烟台商业技校学的厨。这学校创办于1965年,是山东省最早设有烹饪课程,以培养专业厨师为主的技术学校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后,专科厨师的培养步入系统轨道,我有幸成为78届专科班的一员,开始了专业学习。

恢复高考初期,各校生员的构成五花八门。以我们班为例,来自烟台、青岛、淄博、聊城等市地的40名农村学员,有往届、应届高、初中生。入学前有作工的、务农的、当教师的,还有大队会计。年龄小的刚满16岁,大的24岁,个别甚至都结婚成家了。尤为特别的是,还有5名女学员。

在中国古代,尽管出现了以烹制私房面点、风味小吃、花色冷菜闻名的膳祖、梵正、刘娘子、宋五嫂、董小宛、萧美人等不同朝代的“厨娘”,但由于封建思想束缚、社会偏见以及体能差异,能专职司厨的女性毕竟是少数,古今经营性酒店大菜的烹制者莫不由男性担纲。正由于此,我们这个烹饪班出现女学员的消息,当年在烟台曾引起不小的轰动。

其实,当时对农村娃而言,学什么专业倒是次要的,拥有城市户口,吃上商品粮才是顶重要的事。而在长期缺衣少食的乡亲们看来,“三年大旱饿不着厨子”,学一门熬菜做饭的手艺,再理想不过。

抱着这种朴素的观念,我们个个无不满怀憧憬,开始了学厨生涯。

示范课动手又动嘴

烹饪专业,重在实用。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外,实践示范课占据大半时光。实践课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课堂示范。就是将实践操作中需要掌握的技术、知识,通过课堂演示、讲解进行传授。比如,整鸡分解脱骨,专业老师要将活鸡的宰杀方式、烫毛水温、除脏选口、分档取料、脱骨等程序,分步示范。再如,对鲜活、干货原料的产地、种类、品质的鉴别方法,不仅要通过实物、图片对比讲授,还组织学员到水产学校的标本室参观,让大家有一个直观认知。课堂示范只看不练,不需要动手的。

另一种就是灶房示范,这是实践课的重点。比如,老师示范“清溜鱼片”这道菜时,要从如何选用牙片或偏口鱼肉讲起,包括抹刀片成0.5厘米厚的薄片,配料切成豆瓣葱、蒜片、菱形瓜片,还有香菜段要切什么规格,鱼片粘挂蛋清、淀粉糊,还有什么四五成热油软滑、烹锅后添汤煨口,直讲到采用“跑马勾芡法”完成出锅。所有细节面面俱到,真的是耳提面命,手把手地教。如果示范的菜例要用到蹄筋、猪皮等干活原料,老师还要提前向学员示范发制步骤和要领。

我们都特别乐意围着灶台,上这种菜例实践课。因为不仅能学到真功夫,而且做好的成品,我们还有机会品尝。那时,每堂课讲两道示范菜,但因成本限制,菜量都很小,加之学生生活清贫,肚子没油水,往往老师一声“品尝”的话音未落,十几双筷子刹那间便风卷残云般地将盘中菜肴拾掇得一干二净,连汤汁也不剩。偶尔还会有同学为争一块鱼肉、一块鸡肉吵起来,甚至结怨记仇。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些选用高档原料制作的菜肴,像鱼翅、鲍鱼、海参、鱼肚、燕窝等,很少列为示范菜。即便有,也不允许学员品尝,而是出售给预定宴会的食客了。

“食神”是这样炼成的

要达到职业厨师的娴熟水准,首先要练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比如刀工,教师虽然要进行整猪分档、整鸡脱骨、整鱼取料以及各种原料普通成型的刀法演示,但真正允许学员跟课练习的原料,每人只限两个大萝卜,或切片,或切丝,或切块,仅仅是掌握基本程序而已。要想多练习,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那时候的员工食堂,每天都有学员帮厨的任务,长年所用的大白菜、萝卜、头菜以及其它根茎类蔬菜,都成为帮厨者历练刀工的原料:能切丝的绝不切片,能切片的绝不切丁,能切丁的绝不切块,每餐的加工量都在百斤以上。就连包饺子、包子、馄饨用的猪肉馅心,也是按照片、丝、末的顺序加工,最后斩泥。尽管食堂做的是大锅饭,但因为有较多的机会历练刀工,所以我们都愿意去帮厨。也有好胜的学员为了多练习,往往不按规程加工,结果发生了很多意外。记得一位孙姓同学帮厨时,就因为分料多寡的小事和同学斗嘴,一时分神,导致锋利的菜刀深深切入左手食指,其状惨不忍睹。

学厨还必须练勺功。常规的操作,有前翻、后翻、左翻、右翻几种方法,难度较高的则有用于锅塌肉、锅塌豆腐、南煎丸子等菜肴的大翻勺。初学者练手,采取的都是代替练习法。记得我们那会儿,学校的空场地上堆满了沙子,学员每人一把炒勺,老师示范讲解完要领后,炒勺内便盛入沙子,大家开练,一练就是个把小时,直累得端不动炒勺为止。有上进心的同学课后还将炒勺带回宿舍,得空便翻。传统炒勺柄长,重心外倾,自重加上沉甸甸的沙子,单勺重量都在五六斤以上,几堂课下来,都感到手腕胀痛,练得狠的,左臂都肿了。

有些自恃得法的同学跟灶实习时,忍不住要炫技一番,做任何菜都用大翻勺出锅,结果频频出洋相:但见大勺一翻,一锅热菜齐齐扣到灶台、案板、地上甚至干脆扣到自己身上,狼狈不堪,免不了惹来指导老师的一番训责。

下饭店实习大显身手

那时候,烹饪学校设有实习餐厅,日常对外营业,除了有重要客人或承办宴会时,由指导老师负责掌勺外,零散客人均由我们学员上灶招待。

但实习餐厅毕竟规模小、餐位有限,学员人数众多,而每个餐口能够实践演练的菜品并不是很多,根本满足不了我们这些急于提高技能的学员的需求。因此,从第二学期开始,学校会外派学生下到各县,进行以干代训式的定点、定时实习。

上世纪70年代末期,烟台、威海均属烟台地区范围,东到荣成、西到掖县(今莱州)、南到海阳、北到蓬莱,但凡规模较大的商业系统饭店,都有烹饪学校外派的实习学生。印象中,我到过蓬莱的车站饭店、黄县(今龙口)西大街饭店。

实习饭店只负责学员的食宿,不需要支付工资报酬,因此,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见习厨师很受当地欢迎。我们这些新鲜血液的到来,还大大刺激了当地“土厨师”学技术,改善饭菜质量。

实习期间,工作任务、作息时间和正式员工一样,没有任何特殊待遇,一样干杂活儿。那时候,炒菜煮饭用的炉灶都是烧煤的,无论冬夏,上早班的学员要负责掏炉灰、倒煤渣、生灶火、搞卫生,整套做完,常常是灰尘全身、汗湿透衣,闲下来,还要跟车到煤场拉煤。

初来乍到,饭店不知我们的底细,担心我们临灶经验不足,往往不会马上安排上灶。为了早点得到锻炼机会,同学们软磨硬泡,使出浑身解数跟老厨师套近乎,博得他们的同情。

虽然主灶辛苦,但大家都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和我同在蓬莱实习的一名张姓同学,因为劳累过度,就曾晕倒在灶台旁。

因有专业知识,套路正规,加之悟性较高,绝大多数学员在度过初上灶的胆怯期后,技术水平突飞猛进,有的同学每天单勺炒菜量达数百个,且质、色、味、形完美,实习期间就成为饭店的主力厨师。

逢年过节成了“香饽饽”

家有学厨手艺的人,遇到喜庆节日,不但可以为终年操劳的母亲分担家务,还是众多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办酒席时争相聘请的“香饽饽”。

每年腊月小年过后,放假回家的同学便开始替家里准备春节期间的吃食。常规品种像烀猪头、熬蹄冻、炖鸡块、酱牛肉、焖排骨、酥鱼酥肉以及各种下酒小菜自不必说,而我们在学校新学到的菜式,也不时地亮相节日餐桌。比如,用鲅鱼切片油炸后,复放入调料汁慢火煨焅而成的熏鱼;将片成薄片的大白菜腌后,加食盐、味精、辣椒丝、白糖做成的辣白菜,我都曾为家里人做过。因口感好、加工也不难,这种食法在那时迅速传遍周边村庄,不少的人家效仿,成为农家人待客的佳品。这让我颇有成就感。

正月家里来客,做父母的都想在亲戚面前炫耀儿女的出息。这操办酒菜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们这些学厨人的身上。别忘了,我们可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啊,一会儿工夫,七盘八碗就端上了桌。亲友们将筷子一次次伸向叫不上菜名的美味,一个个莫不啧啧称羡。

当然,也有同学由于厨艺不精而惹出笑话的。来自聊城的一位同学,春节期间要给来串门的亲戚做一道福山拉面。因和面的水温、盐碱比例掌握得不得法,和好后的面团韧性太大,根本抻拉不出面条。在眼巴巴的观众面前,我的这位同学窘迫得无地自容。

过去正月里,同事间有在家里相互请客的习惯,有点好吃的也留着待客。有好料,需要好厨师掌灶才行。因此,我们这些学厨的同学就成为大家争聘的对象。记得有一位牟平籍的同学,家在镇驻地。过了初一,就被镇上的人轮流请去操办酒席,每天一桌,直忙到正月十五。所办酒席灵活变通,即便是同一种原料,也是或红烧、或清蒸、或滑炒、或煎扒,变着花样烹制,家家都觉得满意。

在过去那个年代,帮厨者靠自己娴熟的技艺,给请客的人家挣足了面子,也使自己的家庭在村里结下了很好的人缘。

新闻推荐

“棋友杯”象棋赛周六开战

“棋友杯”中国象棋大奖赛将于7月6日在开发区金盛社区开战。现在已有40多人报名。除烟台本土棋手外,还吸引了十几位潍坊青岛威海的象棋好手。报名截止于7月5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欣宇撰文供图现在的年轻人学烹饪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这)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