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市商务局大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创新探索投资与贸易便利化试点工作,商务经济活力迸发。
“中心”板块建设提升外经贸
利用外资再创新高。2013年,我市以“大项目突破年”为契机,强化定向招商、展会招商、以商招商,扎实推进了中集、绿城、宝龙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全年完成到账2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5个,并列青岛各区市首位,完成到账外资6.36亿美元,到账外资总量居青岛各区市第二位。
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升。加快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4类20个公共服务平台,共为企业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1971万元。截至11月份,我市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50.8亿美元,列青岛四市首位。
服务外包实现突破。鼓励外贸企业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截至11月份,我市完成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1.54亿美元,离岸执行额8417.2万美元,在青岛各区市中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境外投资步伐加快。积极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带动战略,鼓励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利用国外资源,实现出口对外扩大。中启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投资9000万美元成立中启海外(柬埔寨)有限公司,商务局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项目投资前期和承包前期扶持资金共73.9万元,这是我市第一家符合条件申报该项资金的企业。
“民生”板块建设促商贸流通
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直营店累计建设已达102家。在里岔镇规划建设3000亩的青岛市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规划建设市场交易区、仓储物流保税区等五大功能区,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220亿元。
在青岛四市率先启动“放心早餐”工程,依托鑫龟、新尚两家快餐公司设置早餐点68处,安排就业近200人,日服务市民2.5万人次。督导6大超市对1.4万批次蔬菜进行药残检测,督导定点屠宰厂实施无害化处理病害猪,保障市民都能吃上放心肉菜。
“创新”板块建设便利投资贸易
深化审批改革,将集贸市场设立、酒类经营、零售商贸促销备案等9项职能纳入审批窗口集中办理。推行容缺受理、网上预审、“保姆式”服务,完善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全部服务事项由原来的5-7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以内,大大方便了企业手续办理。
通过积极沟通争取,实现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胶州办事处正式入驻,并于去年10月份起,全面承接胶州企业报检业务,为企业提供便利。11月份,共受理出入境报检业务3338批,出入境货物通关放行2881批,共计货值1.52亿美元。(张翼鸿)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