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规模最大、贯穿全年、覆盖全环节的“食药安全在胶州”专项整治,完成了食品检验检测重点工程,探索和实施了食品药品电子监管,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监管效能,规范了我市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提高了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
开展食品检验检测,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市食安办结合我市食品安全现状和监管执法需要,统筹制定了覆盖农产品种植、畜禽产品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计划,并针对不同时期食品消费特点,确定了每个时段的抽样重点。严格按照青岛市食安办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机构招标要求,选择选择技术力量强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我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任务。组织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海洋与渔业局、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监管部门,结合季节性食品消费特点,有针对性的对蔬菜、肉类、水产品、豆制品、米粉面条、食用油、乳制品等14类食品进行了统一集中抽样检测。组织开展了企业食堂、学校食堂、月饼、蔬菜、食用油、乳制品等六大集中抽检行动,共抽检食品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935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6.7%。
推进食品药品电子监管,提升监管效率。我市高标准建成了食品药品电子监管中心,在全市药品企业、餐饮单位分期分批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和监控药品企业经营管理和食品餐饮加工的现场情况,对管理相对人的质量安全管理实施有效监控,实现了对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重点单位的电子监控全覆盖。把“12331”投诉举报电话接入监管中心,将中心建设成为集受理投诉举报、指挥调度、信息通信、实时监管于一身的综合性智能监管中枢。遇有投诉举报,监管中心可即时监控、显示和调取举报投诉对象的情况。特别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监管中心能够第一时间制定具体方案,启动应急流程,缩短处置时间,有效服务食品药品监管日常工作。
开展专项整治,筑牢食药安全防线。针对食品分段监管的实际,在“食药安全在胶州”行动中,我市组织实施了肉及肉制品质量大整治、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大整治、食品生产“四黑”(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问题大整治、夏季食品安全大整治、药械质量安全大整治、保健食品“四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非法宣传)大整治等六个较大规模的专项整治,查处无照食品摊贩360余个,取缔非法市场12处,监管部门立案查处467件,公安机关立案查处32件,捣毁生产销售窝点6个,涉案1300余万元。以最严格的准入、最严密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整治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药品“两打两建”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460余人次,立案查处药品违法违规案件26起;快检药品300批,抽验药品113批;完成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57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26例。以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为重点,实施安全餐饮系列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200余人次,检查各类餐饮单位1020余户次,立案查处餐饮食品案件37起。(孙海 志涛)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