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为张奶奶做头部按摩年关将近,家政服务业市场更加火爆。1月9日,记者跟随市妇联“爱心大姐”服务社的家政服务员们,到居民家中现场进行了体验。自2005年成立以来,服务社本着“安置一个人,温暖两个家”的服务宗旨,培训下岗失业妇女3000余人,不仅提供再就业岗位400多个,而且为市民在卫生保洁、月子护理、居家养老等方面提供了精心、温暖的服务。
细心+责任=美丽家
早晨7点半,况淑香、孙吉莲等4名保洁员来到水岸府邸东区一户人家,按照预约开始了保洁服务。她们身穿工作服、工作鞋,带着专业的保洁工具,细心为客户擦玻璃、打扫房间。况淑香一边擦玻璃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家庭保洁工作包括擦玻璃、擦地板、屋顶扫尘、房间整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从客厅到厨房、卫生间,必须处处达到客户满意。“我们这个工作就是需要细心,比如说擦玻璃,我们要先观察客户家的玻璃有没有贴保护膜,贴膜了就不能用玻璃器,还要检查窗框是否有沙粒积存,以免造成划痕。”况淑香说。记者了解到,170多平方米的房子4位保洁员一般要忙整整一上午。
过了腊八,年味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家庭也会请卫生保洁员帮助“扫尘”。去年12月,服务社就接到了今年1月份的50多户保洁预约,现在每天都会接到咨询、预约电话20多个。家政服务工作有专门的标准,服务社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按照青岛市《家政服务规范》进行岗前培训,服务社还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以提高服务水平。
爱心+专业=好月嫂
10点多,记者随“金牌月嫂”陈青来到市中小区一户人家,“小纳川,想不想奶奶?”进门刚换完衣服,陈青就小心翼翼地抱起自己看护过的这个婴儿。小纳川刚满两个月,这已经是孩子出月后陈青第三次上门回访了。看到小纳川脸上的湿疹已经好了一些,陈青心里也轻快了。她说:“一开始看到孩子脸上起湿疹,我就让她们给孩子敷一点炉甘石粉液,这个对孩子皮肤没有刺激,也不会产生副作用。”随后她用温湿的纱布为小纳川擦拭了身体。当发现小纳川的腋窝有些发红,她就嘱咐孩子的母亲要经常为孩子擦拭。陈青已经为40多户人家提供了月嫂服务。“陈阿姨经验丰富,对孩子有耐心和爱心,不愧为‘金牌月嫂\’!”小纳川的母亲说。
月嫂们用自己的爱心、诚信和责任心,擦亮了“爱心大姐”服务品牌。据服务社负责人刘玉珍介绍,服务社自成立以来培训了约200名月嫂,现有青岛市评定的“金牌月嫂”3名,青岛市高级月嫂2名,服务社内部也会按照月嫂的服务水平及客户的反馈将其评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下步,服务社将根据市场需求设立婴儿护理中心,为出了月子的婴儿提供洗澡、抚触和游泳等服务。
耐心+亲情=老来福
11点多,记者来到阳光丽景小区,家政服务员王晓华已在这里照顾杨大爷和张奶奶两个月了,两位老人都已经八十多岁,照顾起来必须格外有耐心。每天早晨8点,她会准时来到老人家中,收拾家务,和老人聊天,为老人按摩,并做午餐。按摩时王晓华都会和老人聊聊天,耐心倾听老人讲话。张奶奶耳朵有点背,王晓华就放大声音与她交流,询问她中午想吃什么。“老人都愿意吃一些软的东西,我今天打算给他们炖山药,再做一个黄瓜炒鸡蛋,保证营养。”王晓华做家政服务员已经4年多,平时,会自学一些养生食疗、推拿按摩的知识,尽量让自己的服务更符合老人的需求。
据了解,“爱心大姐”服务社已培训了数千名家政服务员,有经验的服务员更是供不应求。“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居家养老服务成为社会需求热点,下步,我们将和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班,为更多的妇女姐妹提供就业机会,也向年轻人传授照顾老人的经验方法。”刘玉珍介绍说。(刘洁 曹薇)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