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实现“住有所居”今年,我市确定投资50.8亿元,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1件实事,包括城乡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创业、环境治理等多方面。本报已对此采用消息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并将分几期对这些实事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倾听部分市民和网友对这些民生事的反映和心声。
建设标准化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构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体系
刘洁 裴志涛
2014年,我市将从整合建设综合检测中心、全面建立镇办食品药品快速检测室和扩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覆盖面三个方面,在全市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保障有力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标准化市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将结合国务院、省和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要求,在优化整合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质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粮食办检验检测职能、编制、人员、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建设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上接受市食安委领导。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实现综合检测中心检测能力的提档升级,有效保障监管部门对全市15000余家涉食涉药企业的科学监管。
建立12个镇级食品药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在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中,12处镇办将设置食品药品监管所,承担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为保障其监管工作的科学、高效,将在12处镇办食品药品监管所建立快速检测室,实现入市销售蔬菜等食品快速筛查,杜绝农残超标等不合格食品入市销售,降低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实施定性定量检测和快检,完成定性定量检测不少于7200批次,完成快检不少于10万批次。我市将组织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分别在初级农产品种植和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生猪屠宰等环节定期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抽检,层层把关,提高全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
通过建立高低搭配、布局合理的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现全面覆盖的检验检测,为各环节监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撑,改变过去的看、闻、摸、尝、比等落后的监管手段,使市民的食品药品消费安全感、信心进一步更高。
市民管先生: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投入,对老百姓来说可以直接从中受益。以前,购买食品时怀疑有质量问题,也找不到检测的地方,没有证据没办法维权。希望检测机构建起来后,真正发挥作用,为食品安全“撑腰”。
市民卢女士:食品安全问题太需要治理了,政府下决心,百姓有信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进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网友“蜡笔小新”:抽检食品的时候,最好不要指定品种,多听听市民的建议,看看哪些食品最容易出问题,就抽哪些,对“问题食品”毫不客气,在处罚相关单位的同时,把名单公布出来,让大伙儿都看看,对商家也是个惩戒。
网友“月球车”:点赞昂。农残超标、添加剂横行,这些问题太可怕了。食品安不安全,就是靠检验。眼睛看,鼻子闻,解决不了问题。政府在这方面花点钱,保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值!
改造370户农村危房
实现“住有所居”幸福梦
史群 申堃
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今年我市计划将370户农村危房纳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实施范围,侧重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主要分布在胶莱、胶西、李哥庄3个镇。改造方式以拆除重建为主,且根据农村危房等级、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的困难程度及自筹资金能力,划定补助标准,由政府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改造顺利,确保完成改造任务。
今年危房改造的标准要求,对于需修缮的农村房屋要求各镇、办除了对房屋的危险构件全部维修外,还要求进行室内外抹灰和粉刷(部分砖木结构的房屋室内刮腻子),室内土质地面凹陷的进行提高硬化,门窗破碎的进行更换;对于房屋破损严重达到一级危险程度的危房,要确保做到屋面不漏雨,墙面光滑整洁,地面硬化、门窗安全、不透风;对于新建翻建的房屋要求全部为砖木结构,室内简单装修,达到宜居标准;对于改造质量不达标的镇、办及时下发督查通报与整改通知,有利地保证了“民生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补助标准上,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补助资金重点向拆除重建农户倾斜。今年计划危房改造总投资额约为85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约573万元。我市根据农村危房等级、改造方式、成本需求和补助对象的困难程度、自筹资金能力,进一步细化分类补助标准,鼓励政府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渠道,确保完成改造任务。
目前已完成对370户拟改造危房的入户调查摸底、资格审查、确定改造名单等前期准备工作。2—3月份完成鉴定及进入施工阶段。6月完成50%改造任务。10月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市建设局村镇办主任薛顺:我们将不断提高改造标准,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把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抓紧抓好,真正把它做成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
受益于农村危房改造的群众胥克祥:原来透风墙,现在新瓦房,依靠好政策,心里暖洋洋。
网友“自由行走的花”:回乡过年期间,看到家乡一年一变,心里很高兴,但是有的乡亲居住的房子还是土胚墙,屋里的地面没有硬化,就像回到六十年代,心里又有许多感慨;农民住的好,没了后顾之忧,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优生优育“零岁健康工程”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刘珍玓
优生优育“零岁健康工程”以计划怀孕的育龄夫妇为重点,将为我市符合政策计划怀孕或孕中的夫妇提供优惠的婚前、孕前、孕期、产后一系列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使优生知识知晓率达到100%,人群覆盖率达到100%,跟踪服务访视率100%,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为保障优生优育“零岁健康工程”取得实效,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配置全国先进的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测、超声及关羊水穿刺检查、先天愚型筛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等孕前优生深度筛查仪器设备,有效降低先天愚型、先天成骨不全症、各类胎儿畸形等先天性病残儿的发生率。实施定点在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检查所需费用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孕前优生深度检查予以全额补助,其他人群实施上述检查给予50%补助。
优生优育“零岁健康工程”服务内容包括:
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给予相关的婚前卫生咨询、婚前卫生指导,通过对检查结果的汇总、评估,提出医学意见,把好优生优育第一关,为建立幸福家庭奠定基础。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3-6个月内准备怀孕的育龄人群进行常规的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对习惯性流产、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不孕不育、智力低下以及家族成员中有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苯丙酮尿症、白化病、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抗D佝偻病等情况的进行遗传学的基因、染色体、生化学检测,进行医学一级干预。
孕期优生筛查:怀孕12周内,到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保健手册,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孕15-20周,到接产单位采血进行产前筛查,预防先天愚型及神经管畸形儿出生;孕18-26周,进行B超产前诊断,预防畸形儿出生;孕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排除或确诊糖尿病。高风险孕妇在自愿的前提下行羊水穿刺,进行相关的染色体检查,进行医学二级干预。
产后筛查: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听力筛查、行为能力筛查、先心病筛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进行医学三级干预。
产后访视服务:由镇村两级计生服务人员对每一位服务对象进行孕前、孕期、产后,婴幼儿的随访服务,通过访视,对不良妊娠结局、出生缺陷儿进行调查和上报。对在每个检查阶段发现的高风险人群,由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跟踪随访服务,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及时进行医学指导。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对每一位服务对象实行一人一档,建立人口家庭档案,包括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筛查等资料,系统归纳优生优育和儿童保健各个阶段的医学检查路径和项目,详细记录一个新生命从备孕、怀孕到出生、成长的四部曲,家庭健康档案及时反馈至每一位服务者,既是科学严谨的健康指南,也是宝宝成长历程的生动写照,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和珍贵的纪念意义。
市民张女士:真是太好了,我年前结的婚,正准备怀孕生宝宝,这样我可到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一第列的免费检查了,生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
市民王先生:政府真是办了个大好事,孩子的健康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实施0岁健康工程降低出生缺陷,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真是了不起。
网友“向日葵”:为群众办事就应该实实在在,“0岁健康工程”确实让准备生孩子的家庭感到很实用、有保障。
新建铺集消防中心
保障西南片区消防安全
刘洁 刘海鹏
我市西南地区距离市区较远,一旦发生火情,市区的消防力量最快也要30分钟才能到达现场。为了进一步完善全市消防体系建设,确保偏远地区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处理,我市以市公安局为牵头单位,新建铺集消防站,建设5000平方米营房楼、2000平方米训练塔、训练场地等,建设多功能消防工作主体。
2月份进行选址、征地、拆迁、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7月份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工程与监理招标等开工前准备工作;8月开始正式实施工程建设,10月份完成50%。铺集公安消防中心整体工程建成后,乡镇抗御火灾的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使得消防前沿阵地得以前移。
铺集镇牛沟二村村民庄洪伟:以前发生火灾,我们拨打“119”后,由于距离市区太远,消防车最快到达也得半个小时,所以我们只能水桶浇水灭火,这样往往耽误了救火有时间,造成很大的损失,有了消防中心,消防车能够很快到达现场,我们的消防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网友“qingqing”:李哥庄镇曾经创建了全国首支民间消防队,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网友“看客”:消防队应该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距离市区那么远,等着市区的消防车来救火肯定来不及,消防中心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市民王先生:现在的农村消防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地区厂矿企业越来越多,应该建立功能齐全的消防中心。
增设40处信号灯
确保出行平安畅通
刘海鹏
随着我市车辆实际持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市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个别区域的道路拥堵现象,已经影响到全市人民的出行。为了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确保群众出行顺畅,市公安局在全市重要节点、路口增设信号灯40个、电子警察15个,建设电子警察机房。
2月份开始规划建设方案,4月份方案基本完成,4-5月份完成政府采购,6-8月份项目施工,年底组织验收。项目完成后,市公安局将会依托电子警察等科技设施,加大交通违章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和覆盖面,全市道路交通将会更加畅通。
网友“HOT”:现在路上车越来越多了,到高峰期的时候,车子经常堵在路上,市里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设施,是个好事,我们欢迎!
市民李女士:增加电子警察的数量,让违法违章的驾驶员受到应有的惩罚,以后我们的交通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
网友“用心发现”:现在路上的交警多辛苦呀,每天都要站在路上为大家指挥交通,应该多多设立交通安全设施,大家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了,自然就会变得更好更顺畅。
新闻推荐
张德平调研青岛世园会胶州展园时要求——胶州展园要突出胶州特色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