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深化“1+4”司法行政工作新机制,切实加强“N+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矛盾化解。近日,就如何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记者采访了市司法局局长吴法先。
记者:2013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承办了全省、青岛市现场会,《人民日报》内参、《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我市司法行政工作。2014年在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方面,我们有哪些新目标?
吴法先:2014年,在巩固和发展2013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十大目标”。即:一是学临清赶萧山,争创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一等功;二是争创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市;三是打造大调解胶州模式,形成南有“枫桥经验”,
(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
北有“胶州模式”的典型格局;四是争创全国法律援助示范窗口;五是争创全国优秀公证处;六是增创两家省级文明法律服务所(已有三家);七是争创一家省级优秀律师事务所;八是力争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召开;九是力争全省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执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十是力争青岛市大调解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记者:这十大目标定位都很高,在推动实现“十大目标”上我们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吴法先:围绕“十大目标”,我们确立了以打造“六大品牌”为主线的工作思路。一是加强司法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以市级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镇(办)便民服务站为枢纽,村(居)便民服务点为依托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阳光司法品牌;二是搭建司法行政工作网络便民服务平台,抓好网上受理与线下办理两个环节,全面推进智慧司法建设,着力打造效能司法品牌;三是深化“N+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突出抓好镇、村大调解机制建设,通过为市级领导配备法律顾问、开通律师在线、深化律师联村等途径,推动律师服务全覆盖,着力打造和谐司法品牌;四是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全覆盖工程,深化“165”工程,创新实施“123”工程,高标准打造湖州路法制公园,建设20处企业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宣传街,开辟30所中小学校法制长廊,全力打造惠民司法品牌;五是扎实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年活动,完善分类管理、分级处遇监管机制,充分利用GPS电子定位系统,建立社区矫正人脸指纹识别考核系统,全力打造公正司法品牌;六是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一方面抓好司法所硬件建设,在办公用房独立的基础上,实现统一标识、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业务流程;一方面探索建立司法所“1+4”运行机制,确保作用发挥在基层一线,全力打造亲民司法品牌。
记者:2014年,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司法为民上有哪些新思路?
吴法先:2014年,我们将以党的群众路线为统领,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依托三级便民服务网络,通过网上交流、网下办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为民服务无缝隙对接;二是以深化“润物无声,情满司法”品牌为主线,坚持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实现为民服务零投诉的良好目标,以作风大转变推动效能大提升;三是推行以领导干部联镇(办),股以下干部联社区(管、片区),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联村(居)、学校、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制度,树立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直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
(刘德刚 刘岩)
新闻推荐
行政审批“瘦身” 服务效率“提速” 我市深化集中审批改革 提高为企业群众服务水平
...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