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泉声 张劲弓
铺集镇孙家村有这样一家人:夫妻俩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将领养来的孩子“视如己出”,为了给孩子治病,11年来,他们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他们就是迟焕武夫妇,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农民。曾有村民看不下去劝他们放弃,可不管多难,他们总是把苦水往肚子里咽,咬牙坚持着。他们用善良告诉人们:没有血缘关系,依然可以血浓于水,依然可以谱写出如此泣人泪下的篇章;终于他们的善良打动了有良知的人们,于是,一场爱心接力由此开始……
“孩子能活到今天,多亏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大力相助,大伙儿这么帮我,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在这里,我替俺这个不幸的孩子谢谢大家了!”说着,铺集镇孙家村村民迟焕武向着前方鞠了一躬,这一躬寓意深刻,是对全体帮助过迟宗郭的好心人发自肺腑的感激。
为了一个承诺
11年付出无怨无悔
迟焕武所说的这个不幸的孩子,夫妻俩为他取名叫迟宗郭,是夫妻俩2003年从民政部门领养的,孩子到家后发现有异常,随即,他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远比想象的严重——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且病情还有加重的苗头。对于望子心切的淳朴农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焕武,你就是在咱村里出了名的老实巴交,让俺说你什么好?这孩子没病没灾的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现在孩子已经这样了,咱们庄户人又没几个钱,依我看还是放弃吧!”“此时放弃你们也不用感到良心不安。”有些人劝他说。一边是“好心”相劝,一边是可怜的孩子等着钱救命,孰轻孰重,对于像迟焕武这样的农民来说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既然领养了,那就是我的孩子,谁的父母也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见死不救。”他劝妻子说。“你想好了?那好吧。”面对丈夫的选择,妻子选择了共同面对。“等孩子大了,无论多难,我一定要给孩子做手术。”迟焕武攥着拳头对自己说。
从那以后,夫妻俩的生活变了。为了给孩子治病,夫妻俩省吃俭用,每天辛辛苦苦地忙活。为了让小宗郭有奶水吃,从2003年起,迟焕武坚持每周1次到我市大超市为他买奶粉,一次就要花去500多元,直到孩子能吃饭了,这笔钱才省下。转眼10年过去了,47岁的迟焕武,44岁的郭桂春依然信守着当初心中的承诺,2013年,孩子到了可以动手术的年龄。何去何从,说实话,迟焕武心里没底,同时也很无奈。“没钱就拖拖吧,可是拖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孩子不做手术没有活路啊!”迟焕武说道。
善良唤醒良知
呵护生命爱心传递
2013年,就在迟焕武为小宗郭的手术费一筹莫展的时候,铺集镇、党委政府通过开展的“三访三问”和“民生快递3+1”活动,了解到他们一家的难处,并通过各种渠道予以帮扶。当年,在铺集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分别向迟焕武捐助2万元、1万元,以解其燃眉之急。孙家村村民们也纷纷伸出了援手,为小宗郭能尽快做手术尽一份力。
2013年6月,捧着各方捐助的善款,迟焕武将小宗郭送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心脏手术。医生为小宗郭做的术前诊断书显示:小宗郭的病情确实是非常严重。诊断书病症一栏清楚地写着: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A型)、功能性单心房、肺动脉高压(重度)。
小宗郭被送进手术室后,迟焕武站在手术室外苦苦等待,想到自己多年前向小宗郭许下的承诺——“为小宗郭做手术”终于在今天在这一刻得以兑现,迟焕武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但他知道这种轻松只不过是暂时的。
尽管小宗郭的手术做的很成功,但心脏手术毕竟不是小手术,光术后恢复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时间推移,迟焕武发现自己带的生活费不够了。在此紧要关头,医院医护人员纷纷向他捐助,医院邢院长更是慷慨解囊,一次性给予他2000元生活费,让善良朴实的迟焕武不禁感慨:世上还是好人多。小宗郭的手术共花费28万元,除去医院对半减免、社会好心人的捐助及合作医疗报销外,仍需个人负担11.7万元。
术后经一段时间恢复后,医生认定小宗郭恢复状况良好,并已趋于正常。医生允许小宗郭出院回家,告诉迟焕武2014年3月务必带小宗郭来院复查。同时嘱咐他注意观察小宗郭出院后的情况,有问题立即电话联系。
复查又遇困难
众人合力托起希望
时间转眼来到2014年,迟焕武父母都已年逾古稀,身体都不好。迟焕武作为家中长子,照顾父母义不容辞。银行又三天两头催迟焕武交2013年为小宗郭做手术时所贷3万元款项的利息,弄的他很难受。尽管家里种了4亩地、承包了1亩不到的梨园,一年能收入个1万元,但由于小宗郭抵抗力弱,经常感冒,这点儿收入都不够平常为孩子治病。为了生存,迟焕武只能在本村花生市场上靠装车打零工所得苦苦支撑,但是,2014年正月花生市场活出奇的少,整个正月迟焕武都在为小宗郭的复查费用发愁。
2014年3月是小宗郭回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复查的日子。“没钱就不复查了?可是不复查万一出问题怎么办?”看着一旁正在玩耍的小宗郭,迟焕武反复这样地问自己,对于这个七尺男儿来说,此刻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又一次陷入了两难境地。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一切事情都会在看似无法挽回的时候出现转机。这个转机来的是那么及时,让迟焕武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得知小宗郭需要去青岛复查的消息后,落户孙家村的青岛宏丰仁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治学再次给他们一家送去了钱物;孙家村村民们尽管生活都不宽裕,在小宗郭再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又一次义无反顾地为他捐款,奉献爱心。孙家村村民孙大娘的话代表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多好的孩子啊,得了这个病,遭怎么大的罪;多好的一家人啊,为了这个不是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这个时候不帮还是人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宗郭做复查需要的2000元钱算是有了着落。今年6月再复查一次,小宗郭的病情就能基本稳定。”迟焕武的回答让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衷心祝愿小宗郭早日康复,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
后记
爱心接力只为让小宗郭活得好一些,只为让迟焕武夫妇不至于活得太累,哪怕能喘那么一口气。铺集镇党委、政府,孙家村所在社区党总支及孙家村两委会相继向社会发起倡议,号召全体公民向迟焕武夫妇这对视抱养儿为己出,锲而不舍为孩子治病的好人捐款捐物,帮其渡过难关。他们也希望借助《金胶州》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小宗郭的不幸遭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他们一把。本报联系电话:82288660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