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构统筹资源、一处平台统一标准、一条热线统揽诉求、一套制度统管监督,市阳光民生999救助中心推行的“四统一” 工作模式,切实解决了政出多门、重复救助、过度救助、遗漏救助的问题,实现了有限救助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救助效益的最大化。
201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加大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着眼“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为民解困”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思路,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建立起“分散式办公、紧密型联系”的救助机构——市阳光民生999救助中心,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助人自助、覆盖城乡、高效服务”的大救助格局。
成立一个机构
统筹救助资源
“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担任救助中心主任,24个市直部门和12个镇办行政一把手为成员,统一负责全市社会救助的组织领导工作。”救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救助中心下设办公室,并从相关职能部门中各抽调2名联络员组成工作队伍。镇办均成立救助中心,负责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开展辖区救助工作。
救助中心坚持对所有救助项目、资金、物资统一谋划、统一研究、统一安排,分清救助工作轻重缓急,使救助资源首先用于最需要救助的群体。同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拓宽救助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性援助事业,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实现了全市救助事业跨越式发展。
搭建一处平台
统一救助标准
拟救助公示信息、已救助公示信息、这里是您温暖的家……打开市阳光民生999救助中心关系系统,很容易找到类似信息。
经充分调研论证,我市开发了“贫困人群综合管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动态排名、综合信息查询、数据维护更新等7大功能。为全市部门单位选择救助对象提供了科学、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使救助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合理。
目前,系统已通过青岛科技部门评审,在指标量化、贫困优先、信息共享、避免重复、科技防腐、信息公开、资源整合、提高效率等方面均已达国内领先水平。
开通一条热线
统揽救助诉求
救助中心设立24小时求助服务热线电话——82291999,集中受理困难群众救助,该热线电话自开通以来,每天电话响声不断。当事人“不通晓救助政策、不清楚救助标准、不知道办事程序”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救助中心印制了26万份政策宣传彩页,发放到全市城乡家庭,同时,在市区、镇办主要街道、人群密集区设立公益广告牌进行宣传,有效提升了公众知晓率。
据统计,截至目前,救助中心共救助各类贫困人口8.1万人,发放救助金1.76亿元,接听救助热线电话2139个,紧急出动车辆、人员360余次,现场调查救助诉求330余件,转办各类救助诉求420余件,办结率达100%。切实做到了诉求电话“件件有人问、件件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制定一套制度
统一监督管理
措施再好也离不开制度监督。为确保救助中心有序运转,我市着力健全联席会议制等5项工作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了日常监督和管理制度,每半年联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救助资金进行审计,确保各部门、单位救助资金使用到位。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强化考核机制,将阳光民生999救助工作统一纳入科学发展目标考核,由救助中心办公室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落实。
民政部《民政信息参考》、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先后对这一大救助模式进行报道。社会反响良好。(魏克举 陈华军)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