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从解决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和“最急需解决的10件事”入手,结合开展的“五个三年行动”,确定2014年投资50.8亿元,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1件实事。
改善中小学和幼教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新建5所中小学,改造16所中小学校舍,新(扩)建22所幼儿园,建设“班班通”教室400个,配备实验室及专用教室90个,配备图书、报刊资料30万册和图书室设备。设立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专项资金,选派20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选拔230名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学习。
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乡困难群体和人才住房难题。改造370户农村困难群体危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70套4.56万平方米;建设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公寓800套9.8万平方米。
实施公共医疗提升工程,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市医疗中心主体工程。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人民医院、心理康复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人民医院提升工程,改造1.9万平方米病房楼、手术室等。为10处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建设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更新120调度系统。建设10处卫生院国医馆。实施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基层医师进修培训工程。
构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建设标准化市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和12个镇级食品药品安全快速检测室。
推进城乡供水设施建设,构筑饮水安全屏障。实施城区供水管网建设工程,新建上海路、温州路供水管道,改造福州路、苏州路、常州路供水管道。实施偏远村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4个村4.3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建设多元化就业创业基地,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开工建设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建职业教育中心实训楼,免除职教中心7784名在校生学费。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立青岛创业大学胶州教学点,建设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实施优生优育“零岁健康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低收入困难家庭实施孕前优生深度检查予以全额补助,其他人群实施上述检查给予50%补助。
(下转第三版)(上承第一版)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体事业全面发展。建设历史文化街区、青岛大沽河博物馆及游客服务中心;改造原体育场、体育馆、训练馆、综合球场、室外配套设施和游泳池。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打造农村文化服务示范点100个;建设群众文体活动广场100个;扶持文体活动带头人100名;扶持群众文体队伍100支。
增设公共安全设施,消除公共安全隐患。新建铺集消防站;增设消防栓683个。增设信号灯40个、电子警察15个,建设电子警察机房。新建广州路、福州南路2处人行过街天桥。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共建环境优美新家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垃圾中转站5座;设立年运行费,用于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和处理。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7个镇级污水处理厂、9个区域小集中污水处理厂、2个养殖小区污染防治工程以及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等;修复少海湿地生态;治理洋河、周阳河、墨水河等河道部分河段。建设环保物联网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云计算平台。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数据库和农村土地承包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12个镇级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实施农业投入品放心工程。建立优质农业投入品推介目录。选取10个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耕种管收”全程代管模式。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推进工程。
(任献文 安振家)
新闻推荐
...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