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验初中 初一·11班 王奕文
不知不觉,夏令营已经是最后一天了,回望这五天的时光,有美丽的景色,也有美味的东北特产,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他。
说起他来,呃……身体略略有些胖,圆圆的脸上,两道粗黑的眉毛衬着眼睛格外的逡亮,眉宇间一颗淡淡的痣,使他看起来怎么都像邻家叔叔,总爱穿着一件简简单单的体恤,只是不知为什么,这T恤的后面经常洇出一片湿来。
“来来来,大家先上车,行李我来放好了……”他招呼着大家上车,把我们那35个拉杆箱都抬到大巴车行李舱里的重任留给了自己。只见,他先观察拉杆箱的大小,然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箱子拖到行李舱前,大手一拎,箱子就乖乖地进了行李舱有序地站起队来。很快,就剩一个拉杆箱没放进去,这时,他长舒了一口气,抬头擦了擦脸上的汗。酷热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嗯,好像又黑了不少。他弯下腰去搬最后一个箱子,天啊,他T恤背后全被汗浸湿了。但这个箱子无论如何也塞不进去了,怎么办呢?他只好无奈地把箱子拿上车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下。
正是午后疲惫的时候,又赶了很远的路,车开出不远,大家就都睡了。朦胧中我醒了,发现整个车上只有他没有睡。咦?他不累吗?我纳闷着……再仔细一看,哦……他本来就窄小的座位下还放着个行李箱,连脚都没地方搁,怎么能舒服地入睡呢?
看到这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一路上,当我们渴的时候,他是我们的随时“备用水源”;当我们热的时候,他又像变魔术般为我们拎来了哈尔滨著名的“马迭尔冰棍”;当我们累的时候,他还是我们无声的依靠……难怪他的T恤后面总洇着一团湿!
这样一个让我感动而难忘的人到底是谁呢?他,是我们的导游——达江叔叔。
点评:巧妙的选材,细腻的观察,生动的描述,小作者将队伍中一直默默奉献的导游达江叔叔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许连达江叔叔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姑娘在默默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备用水源”“马迭尔冰棍”“T恤后面总洇着一团湿”……一个个细节依次展现出来,即便是不认识达江叔叔的陌生人,脑海中依据这些也能够拼出一位敬业爱孩子的叔叔来。无疑,小作者成功了。 郑建华
新闻推荐
(十九)只有青岛人把啤酒喝出了或摇滚或民谣或说唱式的现场感。像青岛人一样喝啤酒CNN记者弗朗西丝·麦卡勒斯,在参加过某一年的青岛国际啤酒节之后写了一篇报道,名字叫做 《像青岛人一样喝啤酒》。“...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