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两岁患小儿麻痹,然意志坚强;他,自6岁学习书法,40余年临池不辍;他,擅书法、国画,尤以小楷见长;他,在“漏墨斋”中伏案二十五载,坚持书写小楷《全唐诗》长卷,被誉为当代“经生”……他就是残疾人艺术家爱新觉罗·郭立。为人低调的他走过许多坎坷,为了学艺他行过万里路,如今正执著地抄写《全唐诗》,已经完成了总量的四分之三。爱新觉罗·郭立用53年的人生阅历,丈量着自己的人生,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6岁学书法打下艺术基础
爱新觉罗·郭立两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右腿残疾。他受父母影响,从小对书画充满浓厚兴趣。中学毕业后,因残疾不能升学,身为长子他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不仅自己没有成为家里的负担,还成了顶梁柱,期间他修过钟表、缝纫机,配过钥匙,在街头摆摊,在福利院打工,后来又进油漆厂当了工人。“我6岁跟着母亲写字,8岁随父亲学画,他们都是老私塾的底子,对我要求特别严格。”为了不成为累赘,他咬着牙锻炼身体,靠一条腿去游泳。
1985年,郭立用大米粒大小的小楷,在一张四尺长的纸画上,抄录了73首古诗。用这些古诗勾勒出画家张大千的半身像,一道眉毛就是一首诗。这幅小楷作品在全国青少年神龙杯首届书法大赛上获银奖。能从全国近9万幅作品中脱颖而出,让爱新觉罗·郭立一举成名。
之后不久,郭立带上自己的小楷作品,千里迢迢来到合肥市,拜访他仰慕已久的书法家葛介平。本以为葛老会赞赏自己的作品,但葛老并没有过多评价,而是拿出了自己少年时的一幅“细书”习作,在一把小巧的扇面上,用四分之一的小米粒大小的字体,写下了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郭立说,为了见到这位大师,他在合肥耗了45天,但这份付出将郭立带入了艺术正途,“他对我鼓励一番,我从此再也不敢有哪怕一丝夸耀,不是谦虚,因为我见到高人了!”
小楷抄《全唐诗》挑战自我
1985年,郭立拜江南书法家姜东舒先生门下,主攻历代小楷法书。一次偶然机会,郭立得知他的一位师兄正在用小楷抄写《红楼梦》,这给他很大的启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书写《全唐诗》长卷。《全唐诗》总字数约在3000万字,字数相当于30部《红楼梦》,郭立求教于文史专家,问自己一生能否将《全唐诗》抄完,专家一致答复一个人用小楷书写 《全唐诗》在有生之年难以完成。
“我之所以要立志抄写 《全唐诗》,除了艺术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我想完成一个心愿,一个足以挑战自我极限的心愿!”知易行难,从1987年开始,抄写《全唐诗》便成为郭立的人生目标,27年以来,为了使作品不褪色,郭立选用了专门配制的白色漆,每抄写一次,毛笔就不能再用,27年来他写了一千多万字的《全唐诗》,用8000余支小楷笔,笔都是一个制笔的老师傅专门为他定制的,并亲自送笔上门,老人去世后其子为他送笔至今。
60岁前完成作品捐国家
长期超强度的抄写,刚过半百的他眼已昏花,手也劳损变形。目前,整个工程已完成四分之三,他很担心自己能否排除干扰,完成这一抄“经”宏愿,“我60岁之前一定要完成整个工程,回报我的父母和社会”。
当得知郭立书写 《全唐诗》长卷的消息,一些收藏家欲出巨资买下他的创作,但郭立没有同意。“求名求利,我就不会选择如此坚持,人的生命有限,在有生之年尽量达到自己的生命高度,才是我孜孜追求的。”对自己《全唐诗》长卷的未来,郭立表示一定会捐献给国家,这才是它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在爱新觉罗·郭立看来,所谓的成功,应该是达成自己的理想,“我的职业是写字,我的理想是用小楷抄完《全唐诗》,等到那个时候,我就已经老了……”
桃李天下回馈社会
除了创作之外,郭立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教书育人,上世纪90年代,郭立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 “青岛市博爱书画艺术学校”,成为一名书画领域的教育者,20年来,累计培训艺术类学生达6000人次,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最早辅导孩子写字作画,是朋友的孩子在漏墨斋半玩半学,没想到有几个特别有悟性的,因此考上了好大学。”郭立说,正因如此,他才开始系统地研究如何做好教育,而对于残疾人家庭子女及特困家庭子女,郭立不但免费教授他们书画技艺,还积极组织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关注这些孩子。包括女儿爱新觉罗·郭鹤在内的90多名学生,已经考入了国内名校,开始就读于艺术专业或相应的职业,这让郭立十分欣慰,他的付出已经成为孩子们前行的基石,这比自己的书法作品受认可还要有分量。
记者 陈珂 通讯员 马朝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2014年岛城医疗行业风起云涌,气象万千,谁能挺立潮头,独领风骚?诚信经营、自主创新、社会责任……健康行业发展中,哪些机构能够挺立潮头,引领风向?每至岁末,由青岛早报发起的民生发展总评榜(健康行业)评选活...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