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话剧《蒋公的面子》将在广电影视剧场上演,这部由南京大学学生剧团排演的话剧,已经在各地巡回演出逾二百场,它是一部喜剧,却被行家们称为“久违了的好戏,将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弱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编剧因“蒋公”被保研
《蒋公的面子》是为南京大学校庆110年而创作的一部校园剧,2012年首演,因演出效果奇佳,又获得了各界的许多支持,而不断巡演升级。该剧的编剧温方伊当年仅仅是一个大三的学生。谈到《蒋公的面子》在这三年间给她带来的收获与影响,温方伊坦率地说,“这部戏给我最大的安慰就是大学四年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以及因为这个戏我可以保研了”。
《蒋公的面子》之所以被誉为“神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是一部学生话剧。“一般在学校里演一场就完了”,为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而写的 《蒋公的面子》却在学校里以售票的方式演了30多场,“当时觉得已经站在人生的顶峰”,温方伊幽默地说。
教授有风骨也有弱点
《蒋公的面子》是以任中央大学校长的蒋介石邀请三位教授吃年夜饭开始的,在去不去吃饭的争论中,描写了三位拥有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状态的教授不同的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位教授各怀心事,对年夜饭的态度均有点含糊。时任道绝不与独裁者同流合污,却因藏书留在桂林,想借赴宴望老蒋协助,又开不了口,遂布局想怂恿有人当说客。夏小山对政治毫无兴趣,只是为了火腿烧豆腐而想赴宴,在美食与面子间抉择。卞从周内心想去赴宴,可为了面子,就摆出不赴宴的姿态。
这个故事是在南京大学校园里流传已久的一个传说。《蒋公的面子》情节简单,更多时候是表现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纠结。温方伊说自己 “在创作时完全没有想过市场的问题”,也压根没有想到自己会随着这出戏声名鹊起。
然而3年演出200余场,这对一部学生话剧来说,无疑也是一个“传说”。温方伊说:“虽然这部剧对我的人生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帮助还很难判断,但至少吃了定心丸,以后可以从事这个行业。”
《蒋公的面子》在青岛演出的日期为11月21日、22日,目前已在大麦网开售。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昨日,青岛能源集团召开冬季保供先模代表座谈会,来自该集团供热、供气一线的全国、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感动青岛十大人物,青岛市十大笑脸等先模人物代表汇集在一起,就如何做好冬季供气、供热...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