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下午,参加“三三书社”的线下读书主题活动,已成为11位岛城女性生活中的一项“大事”,她们分属60后、70后、80后,不同职业不同性格,却因对读书的喜爱和分享而聚合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悟、传承阅读意义,让人看到在繁忙的都市里有另一种心灵的栖息方式。
近年来,青岛的各类民间阅读组织和活动发展迅猛,专门的女性读书会也有不少,然而走进三三书社,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们的那股纯粹和认真劲儿。同时,她们组织的读书活动,也吸引了众多粉丝和爱好者的参与。
纯粹阅读方不忘初心
爱书人同交流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两年前,从EMBA女性班毕业的十几名同窗,为了延续友谊、增进交流,共同发起成立了三三书社。“虽然我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甚至性格不同,但阅读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发起人之一、80后刘慧媛告诉记者,“我们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当下忙碌纷繁的世界里,知识碎片化的网络时代,大家还可以沉心静气地认真读点书。”
互联网到处都是无门槛的分享,却未必触及灵魂深处,而书社成员们追求的却是:“只有将真正打动自己、触动自己、启发自己的书共同分享才会引起共鸣”。从学习到分享,过去两年,三三书社做了二十几场读书主题分享会,每个社员至少做过两次主席讲解,“持续的活动像水中涟漪一样,在爱书人中的影响逐渐扩大,每场活动都有至少二十人参加。”60后社员黄青介绍,书社还邀请社会上认同她们、愿意与她们分享的同道做分享嘉宾。
书社的影响很大,人数却很少,名副其实的“重质不重量”,据说书社在两年间只发展了两位正式社员,目前共11名正式社员。难道是门槛太高曲高和寡?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采访了发起社员之一黄青,她解释,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谢绝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做纯读书的小团体,是她们的“初心”。黄青认为,盲目做大、做快读书会绝不是她们的目的,坚持纯粹的阅读学习和分享是最重要的。社员不多、活动固定,听起来挺简单的一件事儿要做好,社员们却比什么都认真,也正是因为有牢固的制度保障,初心才能不改。
轮值与“拍砖”文化
讲好游戏规则
“说实话,我写书社章程时,比自己公司制定章程还用心。”黄青笑称,因为书社发起人多自己经营企业,也对企业管理比较了解,于是书社成立之初,自然地将管理公司的方式搬来管理读书会了,董事会、理事会、轮值主席、监督长……从这一个个头衔可窥见一斑,书社还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三三书社章程、财务管理办法、新会员入社推荐审核办法…… “你看看,人数不多,规矩还不少。”黄青笑道,但先制定好游戏规则,对事不对人,大家才能尽情读书、专情读书。
“三三书社2016年5月分享书目:《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本书作者蒋勋先生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从史前数万年前到20世纪终结,胜景全收……”下周三又逢三三书社每月第三周的读书分享线下活动,刘慧媛是这期的轮值主席,由她为核心组织的本期轮值团队,已在按部就班“开展工作”。先是上周在公众号上推送活动预告,紧接着将在本周推送报名帖,下周三下午就将由轮值主持人开场宣布分享活动开始。为了这次主讲,轮值主席刘慧媛从年初书社定下全年读书分享计划时,就已经着手准备了。
另外,据社员们介绍,每月的轮值监督长将在本月整个活动期间,持续监督活动推荐、清理商业广告等,其他三四名轮值团队成员,都会深度介入,保证轮值主席活动当天专心分享。每次活动结束后,轮值团队还会“复盘”,分析成功与不足,促进书社活动更好地完善,年会、专题沙龙也是如此。这也就是书社独特有趣的“拍砖”文化,博采众长地分析分享,毫无保留和针对地指正建议,满心喜悦地接受“挑毛病”,让每个参与者热情高涨。
女性承担的阅读启蒙
为下一代传承
“女性往往肩负很多角色,既要在社会上承担职业压力,又要在家庭中承担养育子女、维持家庭和谐的重要责任。”70后的袁娜,女儿7岁上一年级,加入书社后,对通过自身行为来影响教育子女,感受特别深。
“两年前,我算是书社正式主题活动第一期主讲人,我记得是《我心中的秋天》,去年秋天我又讲了一本蔡康永的 《说话之道》。”袁娜对记者说,过去她看书多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工具书,书社为她打开了一扇无尽广阔的知识大门,亲子教养、文化艺术、社会历史等,方方面面都能让一个女性受益。“现在我和女儿每天都会保证至少一小时亲子阅读时间,阅读真的大大改善了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增加了很多与家人朋友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黄青也分享,她的女儿目前在美国留学,也在同学中发起了国学读书会,“看到自己所热爱和坚持的读书行为,能影响身边的家人朋友,特别开心。”黄青今年3月份领讲的是《三体》主题分享,她希望在女性阅读中尽量避免书目和兴趣的趋同,给大家更丰富的交流探讨:“一个女性其实就是‘女超人\’,触角应该更广泛,知识应该更多样,这也能给老公和孩子更美丽自信的形象和心态。”
温暖的“三三大家庭”
感动大于收获
除了一起读书,书社成员们还常常一起做慈善,不攀比,尽心意。“每一次慈善活动,大家都本着初心尽心尽意尽力把能做的事做到最好。”袁娜深深地觉得,在这个三三家庭里,收获很多,但感动更多,没有利益权衡,很温暖。“就拿去年慰问抗战老兵那次来说,大家带着肉馅去给老人们包饺子,陪他们聊天唠家常,为他们买防寒服、拐杖……怀着一颗真诚和善良之心,给我们双方都带来了很多温暖。”袁娜觉得,读书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一种正能量。
采访中,三三书社的女性阅读者们都承认,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家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是“三三先生”台前幕后的出谋划策,毫无保留的鼓励与支持,坚定了大家办好书社的决心。据介绍,去年12月的轮值主席周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 “三三先生”。现在书社已是一个温暖的三三大家庭,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和完善书社起初提出的愿景,那便是——爱学习、会生活、更幸福。
●采访摘录
“三三书社”:每个人都可参与的开放平台
Q:怎样才能加入三三书社?
A:首先要是个爱读书爱分享的人,至少要出席过3次以上的读书主题分享活动,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记录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再由推荐人推荐,填写入会申请表和理由,整个理事会进行不记名投票,原则上半数以上通过即可。
Q:为什么三三书社不像别的社团那样扩大规模?
A:书社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我们欢迎每一位愿意读书分享的朋友体验加入。但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书社希望吸引、吸收和我们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但是就像社员陈李在书社最开始创立时所说:“哪怕最后只剩下三个人,我们也会把读书活动坚持下去。”
Q:书社是否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A:书社会费专项用于书社学习活动。书社充分尊重每一届轮值主席,轮值主席根据分享书籍的性质挑选合适的场所。
Q:每次活动都会在书社联谊群里发活动广告吗?
A:书社是开放的平台,除了书社联谊群,我们还会在朋友圈发活动预告和报名帖。欢迎大家关注体验。我们书社是一个整体,个体只是其中一员,只有我们全体才能说 “我们是三三书社”。
Q:往期社员们做过哪些读书主题分享,有什么阅读推荐?
A:往期社员们做过的读书主题分享有:《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投资哲学》《齐鲁胶东菜》《红楼梦》《正见》《像唐诗宋词一样生活》《幸福超越完美》《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等。
如果你也想加入读书一族的行列,可以搜索并关注“三三书社”微信公众号,了解书社动态。另外,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组织,也可以关注以下微信公众号:米书房、如是书店、良友书坊、康成女院、有书共读。记者 杨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五年贯通普职融通中职生的大学梦更多彩,五年贯通普职融通中职生的大学梦更多彩
随着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中职教育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高质量就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建设、学生...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