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聚焦
过去五年
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
由17座增加至27座
新增地铁的10座城市
合肥 南宁 东莞 福州 青岛
南昌 无锡 宁波 长沙 杭州
地铁运营路线由1740公里
增长至3169公里
攻玉茶话
6月28日,南宁地铁1号线满1岁了!作为广西第一条地铁线路,南宁地铁1号线自2016年6月28日开通试运营以来,已运送乘客超过四千万人次,日均客运量23.7万人次。
近年来,我国地铁网络规模快速扩张,5年里迈入“地铁时代”的城市就有10个。地铁如同城市扩张的大动脉,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武汉、南京等城市已试水的地铁小镇,克服了城市圈层式扩张的积弊,既缓解主城区压力又带动周边,让城市发展更均衡。除了地铁小镇模式之外,围绕地铁的投资开发模式也越来越多。比如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并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提高综合效益。
现代城市中,地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商业发展的“聚宝盆”。上海50多个营业额10亿级的商场中,过半数连通地铁站;青岛地铁打通地上地下商业综合体,老商圈迎来发展春天……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也十分广泛。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产业链长,对消化过剩产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拉动投资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可以带动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发展。
各地的探索证明,盘活“地铁资源”大有可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地铁资源”的综合规划和开发,应该具备创新思维,以便推动地铁建设、运营、商业开发系统化,从而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关 注
地铁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推开
石家庄、乌鲁木齐、长春……近期即将首次开通地铁的城市真不少。就在近日,3万多名石家庄市民体验了地铁首开的免费试乘活动。
据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介绍,截至2016年底,获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由2012年的35个增加到43个。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系统制式,发展尤为迅速:过去5年,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由17座增加至27座,运营线路里程由1740公里增长至3169公里。
“地铁运营城市逐步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向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二线城市推开,比如成都、南京、武汉、青岛、宁波等。”任虹介绍,5年来,我国地铁网络规模快速扩张,大体上处在一线城市完善路网、扩大规模,二线城市加快成网、形成骨干的发展阶段。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
地铁网络迅速铺开的同时,客运量也实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轨道交通年客运量由2012年的87亿人次增加至2016年底的160.9亿人次,日均客流由2448.2万人次增加至4408万人次。 (赵展慧/6月23日《人民日报》)
地方看点
延伸空间
南京:规划建设地铁小镇
两条河流环绕,山林、草地、湖泊、湿地共生,同时,两条地铁线环绕,五座地铁站聚集,这是建设规划中的南京首个地铁小镇——青龙国际社区。
过去,由于距离主城较远,这片区域一直缺乏开发,而如今地铁大大缩短了其与主城区的“距离”,一个“世外桃源”呼之欲出:疏密有致的住宅楼,医疗康体发达的养老机构,文化创意、假日休闲、综合服务特色站点……这个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8万的地铁小镇建成之后,适合“银发一族”休闲养老,相对较低的房价、多层次的产业布局也适合初次置业的“夹心层”安居乐业。
根据规划,建成后的青龙地铁小镇将成为一座处于山水环绕之间、公园绿地镶嵌其中的现代健康新城。据悉,东流山公园地处东流地铁站,考虑到这里是商业办公和地铁出口的人流密集区,设计方案试图利用东流山原有的地形进行造景,融入文创元素,营造艺术氛围。
武汉:主城与新城联动发展
根据规划,今年武汉将开工建设1至2个地铁小镇。地铁小镇有郊外都市生活圈之称,主要是依托地铁线网和站点,打造“一站式”服务圈,进而带动主城与新城联动发展。
据悉,2014年,武汉已启动地铁小镇的规划,最终确定六大地铁小镇,分别是黄陂区武湖小镇,新洲区金台小镇,江夏区黄家湖小镇、青龙山小镇,蔡甸区柏林小镇和东西湖区走马岭小镇。去年年底,受市民高度关注的地铁小镇已进入国际方案征集阶段。
武汉地铁集团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段瑜介绍,黄家湖地铁小镇位于武昌老城中心与纸坊新城中心联系的衔接点上,由于周边有黄家湖大学城等教育资源优势,该小镇特色定位为国际精英小镇。地铁集团意在将这个地铁小镇打造成为武昌政务、高校、高新技术区居住高地,小镇也由智慧商务、精英商业、创意办公、活力运动中心、国际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等组成。
集聚商机
上海:延时运营带动夜间消费
上海50多个营业额10亿级的商场中,过半数连通地铁站。自今年4月28日起,上海地铁全网络多条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最晚延时到凌晨,为都市夜归人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带动城市夜间经济,释放内需消费潜力。
地处南京路的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邻近2号线、10号线,营销部副经理马牧告诉记者,地铁延时解决了周末和节假日大客流疏散的问题,商场根据地铁延时制定相应的营运调整方案,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同样消费集中的淮海路也受益于地铁延时效应。10号线、1号线交汇处的淮海路陕西路口就有环贸iapm、巴黎春天百货、百盛购物中心三家大型商场。在巴黎春天百货1楼,一家珠宝柜台销售员告诉记者,地铁延时运营促进夜间销售增加。
除了购物、餐饮之外,文化、娱乐也是夜间消费的重头戏。地铁延时后,有些影城夜间上座率有所提升,增开夜间场次。
青岛:推动商圈向下生长
随着M3号线北半段的开通,青岛的地铁商业迎来发展的新纪元。地铁的开通将市民再次带入地下空间,也重新唤起市民对地下商业的关注。
青岛先后出台《地下空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和《青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总体规划》,以此统筹地上、地下规划,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形成地下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初步框架。
如今,关于地铁商业的热点话题已经吸引了众多地产圈业内人士的关注。业内专家表示,新兴的“地铁商业”是利用地铁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来发展零售业的特色商业,这比单打独斗的传统商业要更加“吃香”,未来青岛地铁连接的地下或地下大型商业体中,体验式商业业态的规划与组合一定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综合《人民日报》《南京晨报》《湖北日报》《解放日报》、青岛新闻网)
新闻推荐
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4万公里我国每天有400多万名旅客乘坐高铁出行
据新华社青岛6月29日电(记者张旭东)记者从正在青岛举行的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上获悉,5年来,我国铁路新增营业里程2.63万公里,新开通高铁1.36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动车组列车承担了50...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