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6月29日,记者了解到,“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市发改委强化发展导向,在项目建设上提标提效提质提速,在推动产业强市建设上实现新作为。
市发改委学习杭州、青岛产业发展规划先进做法,对标国际、国内顶端水平规划“产业强市”布局,全面提高产业规划标准。聘请国际高端专业咨询机构,对潍坊市重点产业发展进行诊断。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方向和“五个中高端、一个加速配合”发展原则,编制“产业强市”五年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任务,每月重点调度推进1074个投资过千万元产业支撑项目、100个重点突破项目、40个重要园区、15个重大平台,加快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
市发改委健全投资项目催办机制,开展项目推进专项行动,推动投资项目提高效率、加快落地。逐个项目建立月度工作计划,设立台账,明确建设内容、投资计划、推进措施,每月一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制成展板,每月一公示。建立项目问题解决机制,按照属地(部门)、分管领导、会商小组、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五个层级逐级解决。推动全年投资过亿项目完成投资3500亿元,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0亿元,达到青岛的70%左右、杭州的90%。
市发改委还着眼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创新园区、重大技改、战略平台、重大民生、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优质项目。准确把握国家投资导向和重点投资领域,提前谋划储备一批牵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主动与国家、省发改委对接,争取歌尔声学VR光电产业园、福田互联网汽车产业基地、盛瑞传动8AT变速器等30个以上重大项目纳入省级以上盘子。坚持“一企一策”,出台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措施办法,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市发改委打造全省最优审批服务,抓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全面实行投资项目代码制度,确保“平台下无审批”。对市级重大项目实施“先证后件”制度,打造项目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学习杭州市“店小二”服务模式,深入落实项目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简化项目办理流程。(记者刘燕)
新闻推荐
服装上黑榜 多因标识不合格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