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束星北珍贵史料在青捐赠

来源:青岛早报 2017-07-04 04:51   https://www.yybnet.net/

昨天下午,我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束星北先生的史料捐赠仪式在青岛市崂山区人力资源大厦举行。束星北的长孙束嵘代表其家人,向代表浙江大学的副校长罗卫东捐赠了爷爷生前用过的书籍、笔记本、字典、对数表、计算尺等,共计65件。

曾给爱因斯坦当助手

束星北祖籍江苏扬州,曾先后留学美国、德国、英国,在德国期间,他曾任爱因斯坦的研究助手,还曾师从爱丁顿、达尔文等世界级大师。1932年9月,束星北应聘到浙江大学任教,前后工作生活了近20年。 1952年,束星北任青岛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从此便开启了他在青岛的生活。 1978年,束星北被国家海洋局一所聘为研究员,直到1983年病逝。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有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讲课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培养了李正道、程开甲等一批优秀的物理人才。他是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后转向气象科学研究。晚年,为开创我国海洋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在国内外物理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1945年春,他领导研制成功了中国首部雷达,因此被称为“中国雷达之父”。

搬家七次没丢掉“宝贝”

束星北生前在多地工作过,留下的史料和遗物也非常丰富,束星北去世后,束家人多次搞过捐赠活动,此次捐赠的书籍和物品都是由束嵘的母亲、青岛印染厂退休工程师李涌女士收藏并保管多年。据李涌女士讲,她很敬佩束星北先生,因为他既是自己慈祥的长辈,更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为人善良、治学严谨,他把对科学、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都记录在了书籍和笔记里,她保存这些东西就是想教育自己的子女学习爷爷,也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他们先后7次搬家,但李涌都没有把这些“宝贝”丢掉;文革期间,全家人又想尽办法保住了这些东西。后来,束星北工作过的单位都来向她要这些东西,李涌方知这些东西的珍贵性。后来,李涌和家人商量,终于决定将它们捐赠给浙江大学,因为束星北为浙大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那段日子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代。问起捐赠的初衷,李涌女士说:“我觉得这些史料放在我家只能教育鼓励我自己的孩子,放到大学里就可以教育鼓励更多的人。今年是束星北先生诞辰110周年,同时也是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我觉得在这个时刻捐出这些东西,意义十分重大。 ”

爷爷的故事激励后辈

束星北的长孙束嵘博士如今在美国休斯敦一家公司做能源研究和开发,这次回国就是特意来参加捐赠仪式的。谈起自己对爷爷的印象,束嵘说:“那时候自己年纪小,感受最深的是爷爷很慈祥,很疼爱我。他与常人不同,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全家人都在看电视,可爷爷却早早地睡觉了。但到了半夜一两点钟,爷爷就会起来看书、写笔记、搞研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钟,然后睡个回笼觉,再起来上班去。 ”他曾听母亲讲过,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爷爷就通过自己的计算,算出了几时几分卫星会飞过青岛上空,还让家人一起出去看。如今,束嵘也常常把这些小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们听,让他们知道老爷爷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让他们继承老爷爷的精神,努力学习,做一个像老爷爷那样的人。

记者 李慧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我国新型卧铺动车组上线运营 每个铺位都是“包间”

新华社青岛电(记者张旭东)记者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国新型卧铺动车组7月1日晚在京沪线投入运营,这个卧铺动车组采用全新设计,每个铺位都是“包间”,可为旅客带来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束星北珍贵史料在青捐赠)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