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25日讯 3月24日,岛城首家“互联网+眼科”医联体成立,25家基层医疗机构代表签约加入 “互联网+眼科”医联体,让岛城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接受专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
首家“互联网+眼科”医联体成立
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郭振副院长介绍,早在2017年青岛眼科医院就牵头成立了“山东东部地区眼科医联体”,目前已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远程医疗协作等,对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构建以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也为青岛市“互联网+眼科”医联体项目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为推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实施,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降低群众的疾病负担,青岛眼科医院牵头成立了青岛市“互联网+眼科”医联体。该医联体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合作建立人工智能眼底照片判读系统及远程阅片系统,提供预约及诊疗绿色通道服务,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技术培训以及进修学习等。
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发现
“绝大多数的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专业眼科医生,却掌握着大量与家庭医生签约糖尿病患者信息,这些糖尿病患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伟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发展到四期,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最终可能导致患者眼部剧痛并完全失明。 “互联网+眼科”医联体建立后,通过组织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让他们掌握眼底照相的技能,由青岛眼科医院定期组织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义诊,或者将眼底照相设备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免费使用。居民的眼底照片通过互联网技术直接回传到青岛眼科医院,由专业眼科医生远程阅片。
“互联网+眼科”医联体充分发挥青岛眼科医院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发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分级转诊体系,可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护理人员与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医师共同组成的医疗团队服务作用,实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对于那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患者,青岛眼科医院开通预约及诊疗绿色通道服务。 (记者 黄飞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张文艳“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出家门,不由想起了苏轼的《定风波》。时值周末,且一早出门,行人不多,...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