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3月25日讯 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青岛市多措并举,设立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搭建政府采购贷平台,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今年以来,青岛市进一步降低了融资过桥成本。
助企业解决转贷金额260亿
自2015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市财政局、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和青岛银监局设立了小微企业转贷引导基金,为企业提供低费过桥资金服务,使用成本仅相当于市场价格的20%-30%,有效解决了企业转贷难、转贷贵的问题。目前已累计帮助1909家次企业解决转贷金额260.38亿元。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 《关于继续开展小微企业政策性转贷工作的通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联合投融资机构再降过桥成本,将日平均使用费由不超过0.1%降为不超过0.06%,且10日之内总费用不超过转贷总额度的0.5%。并将发展新的投融资机构参与,进一步扩大转贷业务规模,使政策惠及更多小微企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充分调动合作机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转贷引导基金业务规模的同时,加强同青岛银保监局合作,强化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考核机制,引导银行扩大无还本续贷业务,从根源上解决小微企业银行贷款到期资金接续难题。
59家次企业实现信用贷款2亿
此外,从2013年开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联合市财政局搭建了政府采购贷平台,帮助企业以政府采购中标合同作为质押获得低成本贷款支持。青岛某医疗器械公司是崂山区一家经营眼科设备、耗材等医疗器械的专业化经销公司,公司与省内众多的眼科机构和专家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形成了稳定的眼科产品营销网络。作为一家民营小微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以及担保措施很难在银行取得信贷资金支持。参与政府采购贷合作的光大银行在了解企业情况后,积极与企业沟通对接,仅凭一纸中标通知书和政府采购合同就为企业提供了低成本信用贷款100万元,不仅及时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4000余元。
截至目前,青岛市有15家金融机构参与合作,通过政府采购合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银保贷款业务等多种融资模式,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服务,2018年,共帮助59家次企业实现信用贷款2.01亿元,解决了企业缺抵押贷款难问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市财政局正在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搭建金融机构与中标企业直通渠道,将融资管理模块纳入政府采购一体化系统,同时逐步将“政府采购贷”服务模式延伸到各区市,使更多企业受益。 (记者 王婷)
新闻推荐
早报3月25日讯3月24日,岛城首家“互联网+眼科”医联体成立,25家基层医疗机构代表签约加入“互联网+眼科”医联体,让岛城居民...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