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李鹏钧 通讯员 冯学东
7月,骄阳似火,位于浦北县小江镇木麻根村委的广西浦北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厂房里、工地上,处处呈现一片繁忙。这里的许多企业走群众路线,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就业。
企业未建好 商标先注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企业还没有正式建成投产,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今年4月份已经注册了三个商标。如今厂房每天都有新变化,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争取在8月份投产,企业投产后,马上可以包装进入市场。”龙腾食品有限公司的高总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公司主要生产土特产,休闲食品为主,走群众路线,利用浦北本地生产的官垌鱼、樟家水库小鱼生加工成食品类产品。浦北盛产香蕉、红椎菌、荔枝,通过对这些农副产品进行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是地地道道的浦北人,20年来一直在湖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去年通过招商引资回到浦北,当时考虑到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原本打算放弃,改到其它地方投资,但是后来县领导亲自过问,并亲自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工商部门也提前介入,引导登记和注册,离乡20多年,如今能为家乡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感到很高兴。”该公司的高总告诉记者。
小作坊变身“大”企业“这家粮油公司在进入经济开发区之前,是被整治的对象,2009年在工商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开发区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实现了生产全自动化,管理规范化,日产花生油、调和油达10吨的‘大\’企业。”在浦生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门前,小江工商所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以前想都不敢想,原来的“三无”小油坊,生产出的油也是“三无”花生油,虽然在当地群众中获得一定的口碑,但毕竟是不合法的企业,每年都被查处和整治,2009年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毅然投资1000多万元,当初的小油坊如今已经变身成为‘大\’企业,也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还有幸成为了‘钦州市阳光食品采购\’工程定点企业。”该公司的翁董事长介绍。
据了解,该公司在进行公司化变身后,浦北当地和合浦生产的花生供不应求,迅速带动了当地和周边县区群众种植花生的热情,同时一些闲置的土地也逐渐得到有效利用。
“保姆”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
“在企业进园前,工商部门就提前介入,做好了针对性的服务,在进园后,为企业做好资产登记,为企业的融资做好服务。对于中外合资企业,指导企业做好变更登记,即来即办,协调部门之间办理相关许可手续,一些企业涉及到环节问题,协调环保做好服务。”负责为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的小江工商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每一个进园企业,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每一个企业进园投产,都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助力,推动当地及周边县、市、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投资600多万建设的食品厂记者看到,该企业不但生产茶叶,还加工笋丝和金福茹,对推动当地茶叶种植、竹笋生产和金福茹种植,也提高这些农副产的价格,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进驻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有近40家,已经有10家投产,其余的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争取早日投产,在今年国庆节前将有一批企业投产。
新闻推荐
26日下午2点20分左右,钦州市浦北县城南区泰禾加油站前的三岔路口路段,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倒一位驾驶电动车的女士后扬长离去。当时两个年轻仔同乘一辆摩托车从南向北方向飞快狂奔,行至上述路段时,适...
浦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浦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