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于家周 葛平永)今年以来,桑园镇通过实施“一审两访”民主施政工作法,推行“两公开一会审”,实行年度村干部“民主述评”三项制度,对村级事务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全面打造“阳光政务”、“阳光财务”,保障了基层党员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实施“一审两访”民主施政工作法,各项村务决策程序实现规范化。“一审两访”是指,对凡涉及农村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调整、“四荒”承包、大宗集体资产处置、工程项目建设、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等重大村务,以及党员纳新、干部聘用、新划宅基地等常规村务一律按照“镇级预审”、“事前下访评估”、“事后下访监督”三步走程序办理。建立党员群众提案制,本着“因村制宜、先急后缓”的原则,筛选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急需办理的事项,提交由社区总支书记、包村机关干部参加的村“两委”会议讨论研究,形成村级事项办理提案,上报镇民主施政工作办公室审批。拟办村级事项办理提案经镇党委批复后,按批复要求,制订办理方案。属重大事项的,在召开党员、联组长(或村民代表)会议会商基础上,对办理方案逐户征求意见和建议;属常规村务的,由社区(村)两委召开党员、村组长(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逐人征求意见。相关决策结果公示3天。公示期内,成立由信访办、经管站、财政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问政下访工作组,采取随机走访的方式,多层面、多角度地了解民情,调查对决策事项的同意率。村级事务办理过程中,组织由包村联组干部、村内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联组长)组成5—9名民主管理监督员监督办理过程。办理结束后,社区(村)要把办理结果公示3天。期间,镇党委再次派出问政下访工作组,了解党员群众对办理成果的满意度,并根据满意度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今年以来,全镇各村共办理村务提案 21宗,经镇级审查否决2宗。
推行“两公开一会审”,党务村务公开实现正常化。该镇精心组织,创新做法,配套完善措施,建立了村级党务公开月例会制度。规定所有农村账务审计必须附例会记录方能入账,并将每月的10号确定为财务公开日。公开日期间,各村在公开栏公示财务收支情况,镇纪委组织例行检查;实行村级生活费年度定额、月度“零报销”财务审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支出管理。截至目前,该镇71个村全部实施了这一做法。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镇纪委还专门成立了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管理办公室,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违规违纪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到目前,已处理财务违规事件2起、村干部2名,追缴违规资金2.6万元。
实行年度村干部“民主述评”,村“两委”干部政绩评测实现公式化。该镇创新实行了年度“民主述评”制度,让村干部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面前述职,接受投票评测。对于评测结果较差、群众满意度低的村干部,由组织部门进行诫勉谈话,促其整改,整改不过关的,进行职务调整。在今年初组织的民主述评活动中,有6个村的主职干部因评测结果不合格被诫勉,2个村依据参考评测结果进行了职务调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于曰迪)针对汛期灾害性天气,为确保路、桥、涵安全畅通,近日,莒县交通运输局将路政和养护进行职能整合,建立管养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该局将路政、养护进行管...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