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8月11日至12日,正逢周末,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深入到莒县和岚山区受灾较重区域,检查指导救灾减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深入开展“救灾重建保民生、稳中求进保发展”活动,坚决打好救灾减灾、恢复重建的攻坚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两天来,杨军深入到农村田间、农户家中、企业车间、养殖厂区等受灾现场,实地查看群众房屋、经济作物、道路桥梁、企业生产、广电通信线路等救灾减灾和恢复重建情况。每到一处,杨军都与当地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生活生产恢复情况,询问在重建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看到各受灾区域基层干部坚守岗位、群众互帮互助,修缮损坏生产设施、房屋和广电线路,处理倒伏树木,抢收黄烟,救灾减灾恢复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杨军很欣慰。他说,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重视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和企业生产情况,始终牵挂惦念着灾区人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把抗灾减灾、恢复重建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科学救灾、安全救灾、高效救灾,全力以赴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根据统计核查,受台风“达维”影响,莒县受灾人口28.8万人,倒塌、损坏民房5.2万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9.2万亩。杨军要求,要安排专人到隐患多、危险多的地方,进行全面检查,组织专业队伍抢修加固,及时排除农村住房、树木倒伏、水库塘坝、道路路基、桥涵等造成的危险和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要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凝聚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合力,全面进行救灾减灾,促进经济发展。
杨军指出,当前,日照市仍处在防汛防台风的关键时刻,灾后重建的任务非常重,要首先解决群众生活保障问题,迅速恢复供电、供水、通路、通信,更加关心老弱病残者、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要按照急事急办、公开透明的原则,安排救灾资金、物资迅速到位。要特别重视低洼地带的村庄、企业,将重建和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社区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对恢复生产要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调动群众恢复重建的积极性。
此次岚山区受灾人口24.5万人,受损房屋1.8万余间,受灾农作物20.13万亩,受损厂房150余个。杨军指出,要采取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增强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中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确保不出问题。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做好沿海防护林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护,维护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要抢抓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机遇,加快发展临港产业,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受灾项目和企业迅速恢复建设和生产经营。
杨军强调,市直各部门要落实包联责任制,把减灾救灾纳入包联任务,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全力以赴帮助包联村群众克服困难;要抓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增强抗灾能力、保障服务民生。要认真分析总结抢险救灾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查找不足,加快城区和镇驻地基础设施改造,优化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防灾避险能力。要精心组织开展好“救灾重建保民生、稳中求进保发展”活动,坚持发展经济和救灾减灾两手抓,抢抓“蓝红金”国家战略机遇,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新闻推荐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张玉刚)今年来,莒县人民法院搭建多个舞台,深挖干警潜力,提升干警素质,激发干警活力,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跨越发展。搭建“典型引领”舞台,注重培养办案能手,助推整...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