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一中 徐延贞
徐延贞,中共党员,现为莒县一中政教处副主任、年级副主任。2010年以来,连续七年担任备课组长,被评为县骨干教师、县学科带头人、县优秀班主任、市教学先进个人。
转眼间,高考已进入冲刺阶段,考生如何在这关键时期,在原来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作为后勤部长,家长怎样更理性地发挥好助推作用。在此,向高三学子及家长提几点建议:
一、给高三学生的建议
1.精心计划,合理安排
离高考越近,越是要精心计划,合理安排,要细化到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要解读哪些试题,整理哪些要点,弥补哪些缺漏,突破哪些环节,都要清清楚楚。
这个阶段,要理性分析,合理取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做题。腾出时间做整理、概括、提炼。从会做的题目中,体验成功。成功会进一步强化信心。最后两周,也要适当进行限时性模拟训练,做做综合卷,找找感觉,保持思维的活跃。
2.回归基础,梳理整合
考生在这一阶段不要把攻克难题当成主要任务,关键应该夯实基础知识。因为少了这些基础知识的支撑,解题也就无从谈起。中低档题占80%左右,这是教与学的主阵地。因此,立足中低档题,踏踏实实夯实基础。复习时考生应以各科考试大纲和课本为依托,对照考纲上的每一个考点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要做到兼顾全面,扫除盲点,防范冷点,不留死角。但也要有所侧重,合理取舍,强化重点,夯实基础。
3.张弛有度,宁静致远
从现在开始,要调整生物钟,尽量与高考期间生物钟同步,每天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00相应时段,保持一定的兴奋度,不可过度放松。建议考生合理作息,注意饮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一定不要人为地制造紧张气氛,愈临近高考我们愈要心态平和,宁静方可致远。
4.熟悉题型,把握技巧
要合理运用错题本,建立错题档案,及时将错题分类整理到错题本上。对平时考试出现的错题,要找出错因,错在哪个环节,找出问题,对症下药。要熟悉各种题型,针对题型分析答题要领和答题技巧,熟练掌握各科的解题技巧和答题规范。审题时,要抓住题眼和关键词,明白命题意图。文科类的分析题,要踩全得分点,分析要到位;理科类的题目,要有条不紊,步骤规范,不跳步,不丢三落四。要在答题过程的规范性上做文章,保证解题过程严密、规范、完整,消除不必要的隐性失分。
二、给家长的建议
在高考前,家长要始终对孩子有信心,举止从容,营造良好的考前氛围,让孩子在考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1.心态平和,关爱有度
孩子即将面临高考,心中倍加关爱孩子,呵护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反应。我想提醒家长,爱要有度,否则将带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场。同时,更不要在敏感问题上唠叨,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家长如此反复地询问,会强化他内心的不安,增加他考场的压力。
2.顺水推舟,多去倾听
高考前,许多家长会有不知如何去跟孩子交流的困惑。其实,跟孩子交流,完全可以顺其自然,顺水推舟,可以记住两个原则:一是孩子想说什么就陪他说什么,二是别一张嘴就说学习。做到这两点,交流就会通畅融洽。
3.管好后勤,关注心态
这个阶段,家长最应该为孩子做的是保证孩子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一是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二是关注孩子的心态。随着高考的临近,孩子会或多或少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家长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让他们保持充分自信的状态迎接高考。孩子心理焦虑时,家长千万不要用“不要紧张,不要害怕,考不上不算什么,明年再考”之类的话语去安慰孩子,因为这样的话只能使孩子更加紧张,可以找较为专业的人给孩子一些建议,要不然就保持沉默,及时跟老师反馈,等待学校和老师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在最后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不懈努力,只争朝夕。潜心耕耘,淡定收获,勠力同心,梦想成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霞通讯员许崇亮盛鸿铭)“原来这就是个荒山,闲置在这里,也没什么用,现在通过竞标不仅获得收入,还乐了百姓。”5月1...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