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的孩子》演出剧照点击查看原图商报消息(记者张晓媛)北京儿艺大型儿童现实主义舞台剧《想飞的孩子》目前正作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将于10月13日晚场、10月14日晚场在日照国际会展中心上演,角逐文华奖。
演出上百场放飞梦想
《想飞的孩子》讲述了一个北京山村孩子追逐梦想的故事,一个叫强子的男孩执着地追逐飞翔梦想,从而“点燃”了沉寂的村庄村民心中的梦想。创作者试图用真实的情感、生动的人物、好看的故事去打动小观众,用这部作品呵护每一颗怀有梦想的心灵。最后的结尾更饱含着对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美好期盼,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1月5日,该剧在文化部全国文化厅局长工作会议上举行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授牌仪式上,荣获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1年到2012年度资助剧目”奖项。该剧于2012年“六一”在北京首演,此后各地进行了多轮演出。
为完善和提高该剧的艺术品质,北京儿艺集结各方创作力量,投入重金,对《想飞的孩子》进行了二次艺术创作打磨。此次在十艺节舞台呈现的新版本,从内容、表演到制作均进行了升级,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心灵。此版演出舞台大屏幕背景视频进行了重新设计,更加清晰化并赋予其语汇性,用云的不同状态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剧情发展,及呈现出绚烂魔幻的舞台效果,北京儿艺为此次十艺节演出还专门投入重金自主设计制作了转台。
打造现实主义儿童剧
为深入挖掘艺术创作灵感,打造精品力作,《想飞的孩子》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艺术创作采风,曾三度来到剧中大鹏关原型所在地——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村,居住在村民家中,深入实地体验生活。北京儿艺的这种创作方式,让演员真正接了“地气”,对角色的塑造有了整体的把握。“《想飞的孩子》除了承载父爱、助推梦想外,还有另一层深意——展现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实用主义是典型的当代中国生态,而浪漫主义则是一切人类美好事物的源头,比如飞天梦想本身其实就很浪漫,浪漫是人类性格最闪亮的光彩。剧中强子一次次想飞的举动,最终激发出被土地束缚的全村人残存的浪漫。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在激烈的冲突中走向统一,这一点也正是这出戏的‘戏核\’所在。”该剧导演王炳燃这样总结该剧的艺术特点。“从事儿童剧创作多年,我希望我的作品是‘一戏一格\’,每一次都能带给孩子们新鲜感,也就不断给自己出难题。这一次,《想飞的孩子》不仅奠定以现实主义为题材,而且要找到它与儿童审美的契合之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空间,是用来表现成人角色的,这在以往的儿童剧中很少见到。而剧中所有的‘大人\’,都是经过儿童化、漫画化的,是孩子们眼中的大人,他们接受起来没有难度,也就会爱看。”王炳燃说。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连日来,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雾...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