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兄延福与我同龄,因翰墨之好遂成至交,不觉已三十有年矣。
延福行伍出身,从战士到消防支队长,后又到公安部门执事多年。军警生涯、翰墨雅好,致使山东大汉气质、军人的豪情、文人的静气之典型性集于一身。既有一种抑己让人、温文尔雅的儒者之风,又有一股宁折不弯、刚健雄强的侠者之气。长期的军营和警营生活铸就了他争先进、创一流、不服输,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执着顽强的品格,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勤勉务实,政绩卓然。
延福兄对书法艺术之痴情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倾全部闲暇时间注于读书习字之上,数十年如一日,三更灯火五更鸡,不改初心,临池不辍,其坚持和付出非一般人所能及。其力量源泉来自于他对中华民族优秀经典传统文化之敬畏、关注与担当。亦在于其对生活之无限热爱和坚强的意志力量。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痴如醉是他近四十多年来心织笔耕研习书法之真实写照。按当今流行之说法,延福的书法创作是非专业,实属“正业之余绪”。但专业与非专业毕竟是今人对职业的区分,与书法艺术本身并无实质性意义。正如“善诗者并非为诗而诗”,书法更需要人生之体悟、生命之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之潜心修炼,古今成就书法事业者概莫如此。
集中所见均为延福先生之近作,观后视觉一新,较之前,又有新气象新面貌。其作品既有对传统法帖之传承和再现,也有对当代名家经典作品之思考和借鉴,既有对笔法、章法、技法之研究和尝试,也有对作品装裱等外在形式之探索和理解。年逾耳顺,仍然保持着接受新知识之强烈欲望,实属难得。延福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取法既广,涉足亦深,这在他的书法创作中皆可得印证。当今书坛,师古人之迹者多,师古人之心者少。墨迹者,心迹也。延福精研书艺,且以做学问而视之。其既有较深之传统文化学养,又有现代之人文关怀意识,其书作有法度,重意趣,不涉险怪,不效时流,态势自然,姿韵生动,无法不备,而不为法所拘。尤其行书往往在不经意中出佳妙,耐人寻味。
今延福兄新作即将付梓,嘱我作序,我欣然允诺。寥寥数语未能尽述其书艺之全貌,凭他的宽厚、虔诚与慧心,定能于书法艺术中取得更大的收获。书艺如登山,每一步都会达到新高度,但高峰永远在前面,只要心中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一定会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辛敏费洪芹白驹过隙,十五年的时间,有很多改变,也有一成不变。变的是时代信息,从2G语音到4G流量;是用户规模,从10万人到200万人。而不变的是他对工作一如既往的坚持和信念。他就是中国...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