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主任(右二)及其医疗团队询问患者病情
这里是山东省成立的首家消化疾病中心,涉猎广泛的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得到治疗。这里率先建立了幽门螺杆菌检测诊治中心,让这一向来不被人重视的胃部细菌得以现形。这里就是省立医院西院消化疾病中心,带领中心扬帆起航的是一位优雅又有魄力的女专家——费志强。
厚积薄发
科室新技术层出不穷努力攀登技术制高点
作为消化疾病中心的主任,费志强是一个优雅的女医生。上世纪90年代,费志强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并最终选择了省立医院西院消化内科,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地方。“当时定专业,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需要。消化道从入口到出口,涉及人体多个器官和脏器,包括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所以消化内科的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内镜操作灵活而精细,这都是吸引我当时选择消化内科的原因。”费志强回忆说。
正是由于消化道涉及专业领域较多,消化科医生更应是一名“多面手”,在诊疗过程中要有大局观念,专业知识需要非常扎实。为了强化自己的专业技术,从穿上白袍的那一刻起,从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直至主任医师,费志强主任工作近30年一直坚持阅读国内外医学最新期刊和书籍,经常外出学习提高,参加高端学术交流会议,让自己始终了解临床消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理论。“这是做医生的天职,要让自己不落后于时代,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费志强主任因身兼临床和行政双重工作,平时忙碌得几乎很少过周末,作为省立医院西院消化疾病中心及消化内科的负责人,她一直深知团队发展的责任。她常对年轻医生说,“从现在做起,不算晚”“人有追求才会有精彩”。在她的带领下,“赶超比”的理念也在消化内科蔚然成风。费志强要求科室医护人员要工作踏实、严谨规范,认真走好每一步,对病人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正是有了这样一支认真求实、可塑性强、有朝气的团队,几年来消化内科逐渐从弱变强,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每年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消化道早癌筛查、息肉及早癌切除、放大染色技术、支架植入术等,让省立医院西院的消化内科有了自己的特色,带领团队推动着医院消化疾病的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迅速提升。
精勤不倦 精进消化内镜技术 注重早癌筛查
近年来,一项新技术以势不可挡之势进入消化内科领域,对消化疾病的诊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就是消化内镜技术。这一技术已进入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传统内镜适应证继续拓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内镜理念日趋更新。诊断内镜“多样化”、治疗内镜“扩大化”已成为消化内镜的发展趋势。
乘势而为,几年来费志强带领的团队紧抓这一技术的脉搏,迅速开展多项诊疗技术,科室得到快速发展,令消化领域业内人士所瞩目。目前科室已拥有世界先进的日本奥林巴斯290放大染色电子胃镜、结肠镜,有奥林巴斯电子超细胃镜(经鼻胃镜)、高清电子胃肠镜及高频电刀等。已开展的内镜下治疗,如镜下高频电切胃、结肠息肉、急症止血、食管狭窄扩张、食管支架置入术、胃镜下碎石等使消化疾病的治疗更高效、安全和微创,住院周期短,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并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为患者减少了痛苦。
目前消化内镜的发展正从早期的单纯诊断向更深一步的治疗发展。费志强主任说,最初胃部疾病的诊断是需患者服用钡餐进行检查,往往存在漏诊误诊的情况,后来有了消化内镜,但最初只是进行诊断,而无法治疗,而目前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当内镜下发现息肉或肿瘤后,就可以直接切除治疗。多数消化道肿瘤均有从癌前病变到早期癌再到浸润性癌的演变过程,这就为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和早期治疗奠定了基础。科室也借助此技术开展了胃肠道的早癌检查,可发现消化道的微小病变,早期癌症发现率高。
此外,省立西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头颈外科在咽喉癌的治疗上享有盛誉,科室与头颈外科合作,在咽喉癌患者术前筛查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我院头颈外科会做很多下咽癌治疗手术,病人术后会到消化科再复查,从中发现有些下咽癌病人还会并发食道和胃的肿瘤病变,所以我们和头颈外科合作,对有条件的咽喉癌病人会在消化科先做消化道早癌的术前内镜筛查,让患者免受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取得很好的效果。”费志强说。
创新为魂 首家消化疾病中心成立,学科发展蓄势待发
去年,省立医院西院消化系统专业科室迎来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院领导高瞻远瞩,大胆改革,将医院有关消化疾病的临近学科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等合并成为消化疾病中心,主要诊治食管、胃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并且在中心的统一协调管理下,对消化系统疾病实行“一站式”诊疗。谈到消化疾病中心的建立,被委任为该中心首任主任的费志强说,中心成立之初也有人担心工作不好协调,但随着工作开展,中心的优势日趋明显,特别是对疑难、危重的消化道疾病如腹痛待查、急性胆石症、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等治疗上发挥内外科联合诊治的“绿色通道”,使病人得到快捷、有效的治疗效果,而且内外科医生们工作协作更方便。费志强说,消化内科医生不仅要求会内科治疗,还要掌握内镜技术,有时不仅需要在胃腔内,还需要在胃腔外同时治疗,内外科往往交叉很多。同时许多外科病人也需要内镜技术治疗,这样将多个临近科室整合在一起,内外科配合更加默契,多学科联合作战,有助于促进相关专业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为此,费志强主任和中心同志们积极研究制定诊疗流程,探索中心多学科联合发展、互相促进的长期发展方向,中心开展了消化内科电子胃肠镜与普外科腹腔镜技术相结合,使病人内外科诊疗配合,治疗安全、微创、痛苦小,最主要的是病人可以获益良多,不用再在多个科室间就医,在中心就可以“一站式”完成,并节省了医疗花费。
目前中心设有专家门诊、病房、消化内镜中心、幽门螺杆菌检测室。幽门螺杆菌检测也是中心一大特色。对于幽门螺杆菌,很多市民对它的概念还很模糊,但在医生眼中,它却是很多胃肠道疾病的罪魁祸首,很多胃癌等病变都由这一小小的致病菌引起。由此中心率先成立幽门螺杆菌检测诊治,引进先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仪器,检测便捷无痛苦,大大提高了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的诊治率。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目前中心共有病床130张,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爱岗敬业、服务热情的医护人员团队。有内镜经验丰富、在省内外有极高造诣的特聘内镜专家,并且拥有高级职称10名,中级职称14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承担了多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多次获省级科技奖。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意为欣赏江海湖泊的艺术,既要关注波澜壮阔的宏伟,也不放过任何微波荡漾的细节。费志强主任认为一个科室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马虎,不敷衍,有目标,有拼搏,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取得更高的成就。“院领导的睿智和胆识使医院有了快速发展,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及发展空间,但我们只有在技术上不断追求,攻坚克难,精益求精,才能成为好医生,最终目的还是更好地服务患者。”费志强说。(记者/苏珊)
新闻推荐
问:周三沪指低开,盘中冲高回落,收盘下跌,你怎么看?答:从盘面看,周三市场因主流资金博弈导致板块轮动频繁,尽管雄安新区概念股冲高回落,但高送转填权板块获得资金追捧,而次新股全天表现也不错,收盘时...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