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实习生张文静)昨日下午,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专题论坛,就“一带一路”中的民心相通、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齐鲁文化传播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不仅展现了在该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带来鲜活的实践案例,展现了在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和行业项目优势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
山东是孔子故乡,儒家思想对传播中华文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论坛现场,发挥齐鲁文化优势、向世界讲好山东故事成为众多学者首要聚焦的话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努力打造‘孔子故乡中国山东\’文化品牌,才能不断扩大山东文化影响力。”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魏长民在论坛中谈到,“《山东省国际传播规划(2016-2020年)》对‘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国际传播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提出了36项重点任务。我们需要强化阵地平台,不断扩大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山东对外传播平台不断扩大,与中央外宣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传播山东声音逐步加大。进一步擦亮中国故事的“山东元素”,要用好海外传媒平台,与海外主流媒体合作,推动节目、稿件海外落地。省属重点外宣媒体通过与海外媒体合作、自办或者参股、收购等方式,逐步在对象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机构本土化。
此次专题论坛由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邀请了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单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姜飞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俊博士等知名学者以及山东省政府新闻办魏长民主任,还有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该领域的学术团队和其他高校等科研机构及来自外宣工作一线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就一带一路中的民心相通、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齐鲁文化传播、中国影视的海外传播等多个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不仅展现了在该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还带来鲜活的实践案例,展现了在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和行业项目优势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
这次专题论坛展现了学界、业界、政界在文化自信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的对外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增进“他者”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供了科学参考,从而进一步发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促进文化多样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禛祎通讯员马良成刘素素)近日,向阳街道采用“三学方式”即集体学、深入学、分散学,深入学习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将学习省党代会精神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