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杨凌示范区成立21年来的成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1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共建部委厅局的大力支持下,杨凌示范区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实施乡村振兴、农业科技示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际农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农科乡到现代农科城的历史性转变。
今年以来,新一届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全面发展“三个经济”建设,启动了具有创新意义的“3631”方略,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为在新时代继续完成好国家使命,实现追赶超越贡献出“杨凌力量”。
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7月23日,杨凌示范区第100期援外培训项目结业典礼暨联谊会成功举办,自2005年至今,杨凌已面向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发展中国家开展援外培训,共有112个国家的2400多名学员来到杨凌学习农业先进技术,杨凌在国际农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杨凌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目前,示范区已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超过40个国家开展了实质性的项目合作,与美国、德国等20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签订了加强农业合作的有关协议。区内科教单位与国外15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际交流合作关系,与28所世界一流大学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杨凌的国际“朋友圈”日益扩大,杨凌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鼎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21年来,示范区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样板区。
在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方面,杨凌率先而为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再到“三变”改革“千试点村”行动……在杨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刷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认识,让农村集体资产终于能“看得见、摸得着”。
从杨陵区2018年第二季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千试点村”行动重点工作的情况报告来看,全区68个村(13个农村社区)、271个村民小组清产核资全面完成,资源性资产8.684万亩,经营性资产现值9970.2万元,非经营性资产现值12302万元,目前杨凌基本实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覆盖。
架起区校融合发展“连心桥”
“K1路公交从北校直达高铁站,确实方便了许多。不绕路、速度快,为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月28日,K1路公交车开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付钰坤激动地说。
4月4日,示范区新一届领导班子调研第一站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拜访学校领导、院士和教授,互相交流探讨区校融合发展及示范区发展大计。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说,杨凌示范区的发展要发挥农林科大的核心支撑作用,这是基本经验,也是基本路径。当前,示范区进入了重要发展阶段,更加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加快“区校融合”步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全力以赴支持农林科大建设发展,共同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贡献“杨凌智慧”。
今年二季度以来,为进一步实施区校融合发展规划,新一届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在土地审批、交通运输、校园治安、医疗服务等方面,先后出台一系列保障服务措施,架起与区内各大高校融合发展的“连心桥”,为杨凌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双创引擎为城市发展“添活力”
“我在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承包了130亩大棚栽培无花果,收入目前能达到3万元左右。下一步的打算是在杨凌建设集无花果种植、示范、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无花果产业园。”来自浙江的方瑜高兴地说。
为促进双创工作,杨凌示范区先后出台28项政策措施,开放17个技术创业资源共享平台,建成面向大学生、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57万平方米,设立了1000万元种子孵化专项资金。仅从2017年至今,示范区就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78家,新增大学生企业111家、直接带动520多名大学生就业;通过统一考试招录职业农民学历教育152人,面向全国培训职业农民7.7万人,通过考核获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2236人,240多名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当上了“老板”,为523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
向示范区“升级版”努力奋进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5月4日,示范区提升营商环境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会召开。李婧提出“以十大行动方案为抓手,实施‘3631’方略,建设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要求示范区全面实行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努力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改革目标;要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杨凌正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全力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
在5月12日西安第三届丝博会上,杨凌签约项目83个,总金额658.3亿元;7月19日,杨凌示范区与阿里巴巴在杭州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典范;7月25日,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京东集团签订数字农业战略合作协议,让一批数字农业大单落户杨凌,加快推进示范区“校地企”三方融合发展……今年二季度以来,杨凌示范区呈现出投资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为杨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现如今,杨凌新一轮发展大幕已经拉开,示范区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拼搏进取,正在朝着“建设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和便利化营商环境”的目标砥砺前行。程刚 杨耀军 薛保华
新闻推荐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拓玲文/图)本报讯27日,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暨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在西京学院...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