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在黑暗世界里苦苦等待了两年多的眼角膜疾病患者马女士,终于在成都爱迪眼科医院重获光明!当她从手术医生康黔主任处得知为她捐献角膜的也是一位女士并刚刚过世时,马女士默默地双手合十,遥祝天堂里的那位姐姐一路走好……在刚刚过去的年岁末的最后几天里,爱迪眼库连续4天获捐4人8枚角膜,才使像马女士一样的众多角膜疾病患者有了重见光明的机会。在此,谨向以下4位具有大爱之仁的逝者虔诚致敬,他们是——
连续4天,爱迪眼库连获8枚角膜捐献
年月日凌晨,爱迪眼科医院的救护车冲破严寒返回眼库,两枚角膜随同保存液一起,被小心地保存到眼库恒温冰箱中。
在年岁末的最后几天时间里,爱迪眼库办公室主任黄玉蓉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之一。在日、日、日、日连续4天时间里,爱迪眼库角膜捐献热线频频响起。当黄主任迅速拿起听筒的瞬间,内心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知道,这铃声意味着什么……
连续4天时间里,广安、江油、彭州、什邡,黄主任和她的医生搭档连轴转,奔忙在传递光明的路上。“为了完成逝者留下光明的遗愿,也为了那些在黑暗中等待光明的人,辛苦点累一点都是值得的。我们眼库连续4天获捐8枚眼角膜,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吧。我为我们眼库感到骄傲!”
对于“连续4天获捐8枚眼角膜的小奇迹”出现,爱迪眼库负责人这样诠释,一个个关于角膜捐献的故事,在媒体、慈善组织和眼库的努力下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让社会对角膜捐献的认可越来越高。爱迪眼库成立以来,无论是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的爱心人士,还是接收的角膜捐献都逐年增加,都说明社会各界对于角膜捐献越来越认同。“当一双眼睛闭上的同时,请让另一双眼睛得到睁开的机会!”这句角膜捐献宣传语,在爱迪眼库已不再是一句苍白的口号。
一年人,爱迪眼库角膜捐献同比增3倍
据了解,爱迪眼库于年月通过四川省相关部门审查验收,年起开始接受角膜捐献。眼库成立之初,角膜捐献相关知识尚未普及,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身后捐献角膜的人寥寥无几。
年1月,青年歌手姚贝娜病逝,并立下遗愿捐献双眼角膜,她的其中一枚角膜捐给千里之外的成都,并在爱迪眼科成功移植到一位凉山小伙的左眼中。姚贝娜的善举被媒体广泛报道。贝娜的善举,不仅帮助全国多名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更让无偿捐献角膜的理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受到贝娜善举的影响,年,爱迪眼库收到的角膜捐献增长了4倍;而在爱迪眼库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爱心人士,更达到了年的9倍!
媒体对角膜捐献事业的深入宣传,以及爱迪眼库工作人员天小时随时出发,帮助捐献者实现心愿的决心……一点一滴,凝聚成角膜盲患者眼中的光明。据统计,年,人在爱迪眼库签署了《角膜捐献志愿书》,收到的角膜捐献较年增长超过3倍。
■快评
永生的眼睛!
中国约有万名患者因为角膜致盲,这些患者绝大多数可以通过角膜移植重见光明,但每年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却不到人。在角膜移植全靠公民自愿的今天,国内的很多“眼库”却几乎都是空库。
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有这样一篇课文《永生的眼睛》,作者琳达在文中写道,“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琳达受家人感召,表示将来也要“将角膜捐赠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光明。去世的人的眼角膜也就有了价值,可以获得永生。”爱迪眼库连续4天获捐的8枚角膜,不正是4双眼睛得到了永生吗?琳达和4位捐献者使我们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奉献的人生,才能得到永生。
(记者宋永坤)
年月日:广安肖女士因病离世,留下遗愿捐献双眼角膜;
年月日:江油卞女士离世,家人根据其遗愿捐献她的双眼角膜;
年月日:彭州李先生因病离世,自愿捐献双眼角膜……
年月日:什邡曾先生因病离世,自愿捐献双眼角膜……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赵霞实习生常路)皇家贝里斯足球俱乐部近日到天平小学进行留守儿童爱心捐赠活动。当天由皇贝的副总徐杨、教练张林海、前国足四川足球队队长苏超臻、青训总监叶菁、家长们带领俱乐部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