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
去年月,笔者作为攀枝花市作家协会代表团成员,有幸参加了四川省作协第八次代表大会,与全省优秀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交流,时至今日仍然心潮澎湃。
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直面当下的生存现实,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讲好“攀枝花故事”,传播“攀枝花声音”,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让先进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
茅盾先生说过,“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子——创造生活。”每一位文学艺术从业人员,理当认真思考如何将为人、做事、从艺融于一体,把提高学养、涵养、素养作为个人必修课,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引领社会新风尚,凝聚社会正能量,让“用脚丈量生活,用心阅读生活,用笔表现生活”成为自己的底气、骨气和精气神所在。
文化自信,既是中华文明的泱泱风范,更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愈加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就是不断地从伟大的中国梦中获取力量——这力量,是持久的、深厚的,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她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着我们的心,燃烧着我们的情,让我们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
这次,我与参会者一道在省博物馆参观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让我深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说,祖国的悠久灿烂文化让我倍感骄傲,我的灵魂深处一次又一次地增添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同样,巴蜀文化历史悠久,地域风情异彩纷呈。作为四川南向门户的攀枝花,更是民俗独具、文化独有,多元、开放、包容是裂谷人文对巴蜀文化的馈赠,而身在其中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是何其有幸啊!
近一段时间,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成长在这片滋润的沃土中,我应该怎样做才不辱使命,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我想,我的答案应该是:树立政治定力,胸有家国情怀,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肩负责任担当,笔下放歌时代,用心书写攀枝花市改革开放、转型发展的巨大变化,用情讴歌攀枝花人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为新时期的文学艺术春天增添一抹靓丽。
时代涌动着阵阵暖流,文学艺术春天的画卷已徐徐展开,正等待着我们去描绘更美的图画,去书写更新的华章,去创造更大的辉煌……文学艺术工作者们,我们出发吧!
新闻推荐
晚报讯物业管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昨(26)日,市房地产管理局邀请建设部物业管理招投标专家评委、四川省著名物业管理专家、《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起草专家马聪,就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