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1月15日,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文风村办公室里,不时有群众前来办事咨询。
正在值班的村支书蒋祥告诉记者,以前村干部日常工作时间和地点不固定,群众办事很不方便。为转变工作作风,现在实行“坐班制”,群众找村干部办事不再费时费力了。
在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安居区将工作向基层延伸,把整治村、社区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作为重点,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基层反腐的实际成果。
□石万辉 本报记者 袁敏
集中整治 基层反腐有成果
“聚贤镇万古桥村计生服务员吴尚仁,冒领死亡低保户生活补助1700元,聚贤镇纪委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近日,安居区对一名普通村干部的违纪通报处理,让不少干部群众很意外。“这么点小问题就全区通报,会不会小题大做?”“才1700元的涉案金额,就受到这么严厉的处理……”通报发出后,不少干部群众对此有所议论。
安居区委书记雷云说,村、社区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大多数金额虽然小,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委、政府惠民政策的最终落实。
去年8月以来,安居区开始了持续近半年的村、社区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村、社区干部存在的能力低下、工作不作为,纪律意识不强、办事吃拿卡要,涉农政策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安居区立案查处村、社区干部违纪违法案件40件,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人被免去职务。
“村、社区干部为群众办事主动了,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问题都公开透明了。”石洞镇谭家坝村村民古昌礼说。
突出重点 帮群众解决难题
1月14日,安居区常理镇逢场,镇政府大院里的城乡低保公示栏前,围满了赶集的群众。“政策明朗,心头也敞亮。”迎龙村村民余龙志仔细地看了低保人员公示名单后,满意地离去。
此前,督查人员在整治中发现,常理镇亲情保、人情保、套取各类民政救助的问题突出,群众反响强烈。
“低保资金虽然不多,但对群众来说,既是一份保障也是一份关爱。”安居区区长施瑞昶说,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帮群众解决难题,让群众反映的大事小事都有着落。
针对常理镇群众反映的问题,安居区民政局牵头,对全镇低保名单全面“洗牌”,重新申请,共取消不符合标准的低保人员143名、五保人员21名。同时,全镇村社所有被救助对象的详细情况均在村镇两级同时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在这一轮“洗牌”中,迎龙村村民钱莉成为受益者。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钱莉不幸患癌症,治疗不到一年已经花销十余万元。在村支书的积极奔走下,并未回村的钱莉同样申请到了低保名额,并被纳入大病医疗救助体系。
创新机制 留下“不走的纪委”
如何让整治效果长效保持?安居创新工作机制,在每个村、社区增设挂片纪检员和村纪检委员,在群众身边留下“不走的纪委”。
“村纪检委员都是在德高望重的村民中选取,他们说话有分量,监督村干部不留情面。”安居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郭荣伟说,目前安居区辖区内村(社区)共配备挂片纪检员116人,村级纪检员528人。
小创新带来基层监督大变化。以安居区东禅镇为例,6名挂片纪检员均由镇纪委班子成员兼任,24名村纪检委员则来自于本村。镇纪委书记邓辉说,该镇多起村、社区干部违纪的举报信息都是村纪检员提供的,起到了对村(社区)干部的监督作用。
东禅镇一名村支书因新房上梁设宴,该村纪检员发现,这名村支书根本就没有向上级报告此事,参加宴席的除了村支书的亲戚朋友外,还有25户村民。通过纪检员的及时反映,这名村支书受到了严肃处理。
新闻推荐
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本报记者刘淼淼这几日,省政协委员、省投资促进局局长刘中伯一直都很忙。一边参加小组讨论,一边还要见缝插针处理在春节后的开放重头戏——首届川商返乡发展...
遂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遂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