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汴河综合治理工程
市发改委主任李励陪同客商考察宿马园区
协和萧县官山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201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总基调、突出抓落实、全力保预期,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0亿元,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920亿元,增长20%;服务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9.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80亿元,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控目标。
成绩的背后,有诸多笔墨,值得铭记——
求发展—— 惟以厚积,才能薄发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后发崛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因此在当下,PPP等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市发改委争取项目资金共涉及11个省级和33个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总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13亿元,同比增长34.3%,这些资金的投入大大地改善了农林水、科教文卫、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现状,为促进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发展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也是当前宿州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为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平台,市发改委加快推进开发区扩区工作。目前,五个县(区)管省级开发区扩区全部获省政府批复,规划总面积由21.8平方公里扩大到85.9平方公里。市直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力支持鞋城申报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预计全市开发区经营总收入实现540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实现20亿元,增长25%。
为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发改委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规划,努力争取政策落实。在参与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进程中,启动萧县——泉山工业园建设。继续深化南北结对共建,编制完成宿州马鞍山市结对合作四年规划,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设立。
谈到发展,生态、民生一个也不能少。
市发改委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责任制,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强化能源消费的源头控制。同步推进市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
在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旅游、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市发改委加快政策制定和重点工程谋划步伐,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医改工作,推动社会办医。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市发改委高度重视机关自身建设。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自我革新敢担当,会议文件进一步精简,审批服务流程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支出进一步压缩,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
2015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推进计划
能源
煤电:力促钱营孜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核准并开工;争取张大屯煤矿具备核准条件。风电:开工建设萧县灵山48MW风电场,年内建成并网;力争埇桥香山48.3MW风电场取得核准并开工建设。光伏发电:开工建设深能泗县朱山100MW光伏发电项目,年内建成并网;开工建设埇桥解集20MW、萧县庄里20MW,泗县朱山20MW、泗县丁湖20MW,萧县两瓣山20MW等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年内建成并网。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加快深能环保泗县、萧县垃圾电厂前期工作,力争全市5座垃圾电厂全部开工建设。加快武汉凯迪埇桥生物质电厂及萧县、泗县生物质电厂前期工作,力争全市4座生物质电厂项目全部开工。
交通
铁路:加快推进郑徐客运专线、符夹线扩能改造、宿淮铁路蒿沟站、京沪高铁宿州东站扩建等项目建设;积极对接皖北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谋划推进三门峡-许昌-宿州铁路、徐州-淮北-宿州-阜阳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公路:力争济祁高速建成通车;加快建设宿灵泗、宿萧砀快速通道等一级路改造工程;推进开展徐宿阜高速前期工作。机场:继续开展宿州民航机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完成项目选址及立项;推进泗县、砀山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水利
力争新汴河治理工程、淮水北调工程建成竣工;争取怀洪新河洼地治理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实施;启动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
求实——惟有行稳,方能致远
项目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项目建设是增强地方发展后劲的澎湃动力。
2014年12月10日,宿淮铁路客运通车。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道部“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宿淮铁路将皖北和苏北紧密连接起来,成为串联京沪铁路的重要客货运通道。
同样是12月,宿州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取得国家能源局“大路条”。
从中不难看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成为过去一年发改委奋力拼搏的主战场之一。
市发改委坚持把扩大有效投入作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加大项目协调调度力度,充分发挥领导联系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重点项目进度实现“双过百”,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和市重点调度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0%、122%。重点项目支撑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0亿元以上,增长20%,投资率(投资占GDP比重)较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2014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亿元以上产业竣工项目 冠军建材一期、皖北药业医药生产一期、新园矿山机械、安特生物酒精二期、鸿丰生物科技、国口酒业、贝宁鞋业、尚荣服饰、合百大农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埇桥区帝邦服饰、豌豆深加工;砀山海尔斯蜂巢轻质墙体材料;萧县麒翔林产品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金玉米30万吨淀粉生产;灵璧博豪服装拉链制造;泗县万兴科技二期等。
亿元以上产业开工项目 信和皮革、新濠畔鞋材广场、高新区东方果园食品生产、华林电子、赛沃电器、蓝海煤矿安全高科产品生产、锐富光电OGS产品生产、绿丹农生物科技、中小企业创智物流园、国购广场城市综合体、南翔恒泰国际商贸物流城;埇桥区嘉华服饰、联达服装;砀山县兴华电线电缆;萧县皇藏峪5A级景区建设、洪泽包装;灵璧畅祥食品加工;泗县天力稀土荧光粉回收再利用。
宿淮铁路客运、徐明高速建成通车,宿淮铁路蒿沟站开工,济祁高速、郑徐客运专线等项目加快建设,宿州民航机场列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也是2014年持续深入推进的重点领域。过去一年,市城区、灵璧县、砀山县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开工建设;埇桥解集20MW、夹沟20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协和萧县官山48MW、埇桥符离48MW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并网运行。同时,新汴河治理、淮水北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
求变——惟其笃行,更显珍贵
宿州面对深化改革的新机遇。
向改革要动力,持续释放活力,市发改委牵头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攻坚改革。全面清理市级行政审批,清减率达50.6%,审批效率提高25%。出台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办法,修订核准投资项目目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公车制度改革,完成摸底工作。
改革的声声号角,不断催生着增长活力。
市发改委持续抓好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在促进工业做强增量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上做足文章。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支持皖北药业、安特生化、新园矿山、佳力奇碳纤维、华为云计算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集聚。新增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企业14家,实现产值80亿元,同比增长20%。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物联网、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同时,结合国家农林水利投资的重点,继续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倾斜,支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粮食仓储、标准化规模养殖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求新——惟以铸新,亦可万木春
芳林新叶迎春风。
2015年,市发改委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力,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深入谋划“十三五”时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科学编制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努力争取一批重大战略和项目纳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体系。
加快转变职能成为市发改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的主要抓手。市发改委将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主动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强化创新型机关建设,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成果转化;强化法治机关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水平。在发展速度、方式、动力和能力上加快适应新常态,为推动宿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再作新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014年,砀山县大力增加有效投入,通过加大项目投资、升级园区平台、增强金融支撑等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动力。项目投资持续加大。...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