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宿州新闻 > 正文

文明创建,宿州持续发力

来源:拂晓报 2014-03-25 20:43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1版)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公车乱停、秩序混乱……诸多乱象被拍成照片,标注时间,指明辖区。有关部门对照问题,毫不回避,立查立改。“负面报道”产生了正面效应。

与此同时,市直其他新闻媒体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激发群众投身创城工作的热情和智慧,推动创建工作深入持久推进。

文明创建工作见效明显,回潮也快,需要持续发力,强力攻坚。“文明创建一旦出现回潮反弹,老百姓就会不满意,说我们做表面文章。”市文明办一位负责人说。为此,宿州市创建工作正逐步向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转型。

建立常态化督查制度,纪委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组织部门把创建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及时掌握动态,定期通报情况。建立目标承包制,按照谁失分、谁担责的原则,落实属地管理,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责任追究制,对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媒体曝光,责令限期整改。

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逼着”各地各部门不懈怠、不放松、不止步。

环境整治要“用工程化措施加以推进”

——看最难看的现场、听最难听的评论、解最难解的问题,这既是正视问题的郑重表态,也是党委政府的鲜明态度

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总是宿城主干道交通秩序最为繁忙的时候。可是此时,你会发现,车流人流虽然穿梭不息,但交通秩序仍井然有序:小轿车、电动车遵守规章,各行其道;道路上见不到营运三轮车,碰不到违章乱停车。

长期以来,治理交通乱象是宿州城市管理最难啃的“骨头”。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成了摆在各级各相关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3年10月17日傍晚,市委书记张曙光亲自上街督查交通违章行为,将几辆违规停放的公务车辆“抓个现行”,几名司机现场道歉,涉事部门负责人并置于媒体镜头之下作检讨。

正是这种敢于直面问题、自揭“家丑”的勇气,最终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丢了‘面子\’,赢了‘里子\’!”宿城市民无不拍手称好。

与此同时,市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治理月”活动,严格取缔非法载客三轮车,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对市区内占用公共停车位、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经过集中整治,宿城的交通秩序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段时间,每天都来南关菜市场买菜的徐芬大娘心情总是格外舒畅。问她为啥?她就指着菜市场整洁干净的路面、管理有序的摊点,竖起大拇指直夸赞。

“过去菜场内外到处都有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的现象。”南关菜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7月中旬,市城管局联合多家部门单位,开展了南关菜市场及其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

增设交通标示,安装机动车隔离栏,确保交通顺畅;搭建美观实用的遮阳篷,引导部分摊贩规范经营;建设敞篷式、规范化活禽水产市场,解决活禽水产摊贩的无序经营等问题……经过连续多日的综合治理,南关菜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初显成效。

对南关菜市场进行综合治理,只是全市环境卫生整治的一个缩影。围绕非法营运、流动摊贩、店外经营等热难点问题,宿州市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强势发动、强力推进、强制规范、强行入轨,全面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公共秩序。

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市委书记张曙光提出了要用工程化措施整治环境卫生。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做“减法”,集中人力、机械,集中清除垃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加法”,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创建工作中,宿州市以“四清”(清垃圾、清河道、清建材、清广告)、“五化”(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对主要道路、小街小巷、集贸市场、居民社区、单位内部和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清理积存裸露垃圾,治理出店占道经营,落实“门前五包”,打击非法营运,优化城区公共环境和交通秩序。

集中“治脏”、彻底“治乱”、全面“治差”,正让难点项目成为加分项目、让重点区域成为亮点区域。

素质提升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志愿服务爱如潮水、道德典型生根开花、德育平台串珠成链,崇德向善的精神品质,感染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宿州人

农历大年三十,火车站广场上,一位头戴雷锋帽、手拿指路旗的耄耋老人格外显眼:每当有旅客出站,他便给问路人以热心的帮助。

“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请按秩序排队”……在站前广场,售票大厅,随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不是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历时8载,风雨无阻地免费为路人指路——他就是85岁高龄的印飞老人。

印飞老人是埇桥区道东街道办事处的一名离休干部。2006年,他决定趁身体还硬朗,到宿州火车站做一名义务向导。每到春运或是客运高峰期,他都会肩扛一面写有“免费指南,义务服务”字样的小旗子,穿梭在宿州火车站的各个角落,为来往旅客做义务向导,经他帮助过的旅客数以万计。

积小德,行大善,做好人。在宿州,有很多志愿者像印飞老人那样,在服务中帮助他人,在奉献中快乐自己。扶老助残、大型活动、环境保护、抢险救灾、支医支教、社区建设……处处跃动着众多志愿者的身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职工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一个个志愿者组织如千帆竞发般活跃在各处。一面面彩旗,一顶顶小红帽,一颗颗温暖的心,绘成了一道道动人的风景。

志愿服务中,宿州市以“三关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文明交通劝导等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成立市志愿服务总队和13个支队,建立信息招募注册平台、组织志愿者骨干培训。在全市开展的节日志愿服务,累计参与的青少年达6万人次,突出送温暖、送文化、送吉祥、送平安、送健康活动,传递亲情和友爱。坚持月评我最感动的江淮志愿服务典型,截至去年底,已评出 “感动江淮”志愿服务集体、个人、项目25个,选树典型6人。

上善若水,激荡皖北;大爱如虹,光耀宿城。宿州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奠定了坚实的道德根基。

去年,宿州市“中国好人”上榜4人,“安徽好人”上榜7人,位居全省第五。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评比中,陆荣飞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奖,柯增华获特别奖,李彦、陈红夫妇和赵晓红获提名奖;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彭伟平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先后开展了“十佳美德少年”、“十佳交通民警”、“十佳医德模范”和“2013年度宿州好人”评选活动,刘雪侠等10人入选“2013年度宿州好人”。

“走进道德讲堂,感受到的是邻里间的和睦和亲情,体会到的是人世间的关怀和感动,更能领悟什么是真、善、美。”许多参加过“道德讲堂”的市民,都有这样的评价。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近年来,宿州市已在50多家省级文明单位和200多家市级文明单位相继开设“道德讲堂”400多场次,受众达15000多人。

“开展‘道德讲堂\’,诠释道德理念,传递美德心声,很好地凝聚了大家‘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思想共识。” 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道德讲堂”,已成为宿州市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榜样力量,感召千秋。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正在宿城大地形成。   

本报记者  谢文东

新闻推荐

反对食品浪费我们共同行动

我国人口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18亿亩耕地只能保证百姓的基本温饱,容不得一点肆意挥霍。粮食问题事关重大,但是食品浪费问题依然还很严重,例如婚宴浪费、家庭生活浪费、机关单...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明创建,宿州持续发力)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