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学校餐厅和单位食堂中掀起了一股强劲的“餐桌文明风”,受到市民的响应和热捧。“文明、健康、节约”的用餐理念逐渐被市民接受;各餐馆酒店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提醒市民点菜要适量适度,鼓励市民餐后打包,营造了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去年以来,全市借力“文明餐桌”大行动,引导市民厉行节约、文明用餐,创建示范街2条、示范店20家,发放文明用餐温馨提示牌1万个、印制宣传海报5万张、刊登广告6000条,倡导“不剩菜、不剩饭”消费理念,使节俭用餐、文明用餐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为。
开辟道德建设新阵地
以学校为主阵地,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将道德素质建设逐步辐射到学生家庭和社会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积极作用,带动家长用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创建活动,是宿州市在文明创建活动中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全市多所学校积极响应:市第十一小学文明创建小小志愿者走上街头,清扫垃圾、清除小广告、发放《宿州市民“文明交通”倡议书》,掀起“小手拉大手”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潮;市第四小学少先队开展“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少年”经典诵读主题少先队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了解我国文学之经典,让同学们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
为进一步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宿州市以学校、少年宫为阵地,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式,筹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坚持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和“道德在我心中”网上签名留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以“小手拉大手”的有效方式,促进市民道德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马竞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20日下午,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主任会议在市人大会议室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孟宪会主持会议,副主任张旭、王克金、石文庆...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