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10000+的价格,在省城已是常态,一些综合环境更好的学区房价格甚至逼近单价两万元;不仅价格高,家长们为抢夺房源也是挤破头。这一现象在省两会期间也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注。身为学校管理者的省人大代表直言,很多家长花费巨额、奔着学校而来,给学校也带来不小压力;对于此前传言的“多校划片”,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在会间回应本报说:学区房并非教育部门所管,家庭教育应摆在教育的第一位。
[案例]家长加价要拿学区房
“现在一些学区房的价格已经被炒到天价,尤其一些大城市的学区房,完全背离了实际的市场价值。”省人大代表张红告诉记者,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匮乏不能完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身为合肥师范附小校长的她向安徽商报记者说了亲身案例:“我最近刚刚听说,我们学校旁边有个学区房要卖,吸引了十几个人去看。中介刚报了一个价格,就有一位家长当场拍板要定下来。说‘就这个价格,我全额付款,再加5万’。”这样的火爆让张红感叹不已,“现在的家长多是七零八零后,自己就受过很好的教育,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不仅要有好成绩还要有综合素质培养。”而学区房热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也让张红很担忧。“家长花了巨额代价去买学区房,会对学校有无限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很无理,给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很大的压力。”
“多校划片”有没有用
?
赞成派:可为炒房降温
张红认为,不管“多校划片”是不是能立刻给学区房降温,但肯定是一个趋势,也是向家长和开发商传递一个信号。 “具体落实中,不管是通过摇号还是派位,办法可能还要探索,过程也可能很艰难,但必须要迈出这一步。 ”省政协委员孙永红认为为学区房降温的一大手段就是“多校划片”:在更大的范围内划分学区,一个小区对应A.B.C.D多个学校,学校既有所谓的名牌、也有教学质量并不突出的,上学时可采取摇号或其他方式确定具体学校,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买房者奔着某所学校来买房、甚至炒房。 “宿州等城市已经在实行‘多校派位\’了;淮南市2015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时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 ”省人大代表汪海也建议,安徽省可增设“多校划片”试点城市,尝试一个小区对应多个校区划分模式;同时均衡教育资源,对优秀的教师实行轮岗。
反对派:会引起新麻烦
省政协委员陈栋是合肥一中的校长,对学区房的热乎他深有体会,“高中即便不是划片入学,但一中附近住宅房价也是不得了,房源相当火爆。 ”但他并不赞成“多校划片”,认为可能会给家长和市场带来恐慌、混乱,“那么在政策落地前买了房子的如何妥善解决呢? ”最关键的,降温学区房的最根本举措并不在学区如何划分,而在于教育的均衡配置,“一方面是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扶持、提升后者软硬件水平,一方面是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布点更多。 ”省人大代表、合肥市第五中学教师完颜旭辉同样认为,多校划片也未必能有效给学区房降温。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教育的均衡发展。
[厅长观点]家长应多关注家庭教育
“多校划片”绝非空穴来风,去年11月底,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曾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而早去年3月底,教育部也曾部署:各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24个被圈定的重点大城市就包括省会合肥。那么安徽会考虑落地“多校划片”么?记者将这一问题抛给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他答复说:“学区房从来不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商业房产行为、更多的是楼盘炒作。”程艺提醒说: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家长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下力气在这方面才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汪乔) 2015年安徽省文化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和互联网文化产业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昨日出炉,共评出文化信息消费创新应用十大示范项目与互联网文化产业十大年度人物。本次评选由安徽新媒体...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