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泗县新闻 > 正文

“金刚”上阵以一当十——泗县玉米机收现场见闻

来源:拂晓报 2014-10-11 18:24   https://www.yybnet.net/

10月9日上午,在泗县大庄镇向阳村玉米机收作业现场,一台红色“大金刚”正在地里来回穿梭,一幅现代化玉米机收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8点半左右,大家三五成群地来到村民李金海家玉米地,对着一台红色“大金刚”议论起来。“会不会损失玉米粒?”“秸秆还田可能打碎?如果抛洒不均匀,还田效果就不好了”……

8点40分,在村民们的疑虑中,农机手王师傅驾驶着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开始低速驶进玉米地作业。“突突突……”机器前三个“大叉子”插入三行玉米间,被割断的玉米秸秆顺势进入收割机,随着机器转动,玉米棒被撸下来,随升运器来到剥皮机。玉米棒在三个剥皮辊的反复揉搓下,脱去了“外衣”,黄灿灿的玉米穗蹦跳着进入“粮仓”——后面的料斗。刚才还“傲然挺立”的玉米秆瞬间就被粉碎机化为碎末,均匀地撒在地上。在与收割机保持安全距离后,村民们纷纷围了上来查看效果。“嗯,秸秆打得细,匀实。”“不孬,地上几乎找不到玉米棒子。”

正在大家交谈时,王师傅在收割完三行玉米后把收割机停了下来,向周围村民问到:“俺这机子咋样?”

“不孬,真不孬。看来真的不用再人工掰玉米棒,割玉米秸了。”人群里传出这样的话音。

得到村民们认可后,王师傅又跳上收割机继续收割起来。大约20分钟时间,便完成了李金海家大约3亩多玉米地的收割作业,往年让李金海头疼的玉米秸秆也被粉碎还田做了肥料。

李金海告诉记者,以前没有秸秆还田,玉米秸秆都拉回家用作柴禾烧了。现在好了,玉米秆不用拉回家,直接就可以还田。种子也可以直接种下去,就像盖了一层棉被,还有助于来年小麦的增产。李金海还说,一亩地玉米用收割机收割只需10分钟左右就能收完,收割费用大概需要70元。如果用人工的话,一个人一天时间才能掰完一亩地玉米,人工掰完后,因为不能烧了,还要用机器进行粉碎还田,这个费用大概一亩地需要40元。与其费时费力的人工掰玉米,倒不如一亩地多花30元钱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还可直接还田。

李金海算了一笔账:“俺家总共6亩玉米,两口人,人工掰玉米要用3天。虽然使用联合收割机收玉米要比平时多花180元,但节约下来的时间出去务工,一天就能把这些费用挣回来,剩下的两天都是纯挣的了。”

在收割现场,村民韩双正看得津津有味。以前没使用过收割机的她乐滋滋地说:“往年都是手工掰玉米,一家三口一天下来也只能掰三四亩地。如果用这机器去收,俺家20亩玉米,应该一天就能干完全部的活。俺一会儿就给俺对象打电话去,今年不用他回来收玉米了,让他继续打工挣钱。”韩双的一番话惹得大家笑成一团。

本报记者 马远征

新闻推荐

泗县建立单独两孩生育证办理“绿色通道”

泗县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金刚”上阵以一当十——泗县玉米机收现场见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