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报道◥1月5日,郑成芝领到了在去年鲁状元玉米高产大赛中喜获全省第二名的奖品——一辆面包车。
□郑莉报道◥1月4日,韩晓辉(左)登门入户给村民讲解旧村改造政策。
◥张爱华(左四)与同事对患儿病情进行会诊。(资料片)
◤徐辉在集会上表演快板。(资料片)
□郑莉报道◤1月7日,马培成(右一)为广东游客作景区介绍。
◤付平坤(右一)教村民编制手链。(资料片)
1月5日,李敬(右)给顾客称菜。□刘涛报道
1月5日,吴红(左三)课后为学生答疑解惑。□郑莉报道
1月6日,齐克利在主干道上捡拾垃圾。□刘培俊报道◆编前语
站在2015年的起点上,饱有生活热情的人们对新的一年都会充满憧憬和期待。本报记者近日深入基层,走进不同行业群体当中,倾听不同个体的故事,记录下他们的新年心愿,陪他们共同放飞新的梦想。
去年在鲁状元玉米高产大赛中获全省第二名郑成芝:今年想当种粮冠军
□本报记者张强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耿丽梅李小龙
宁阳县磁窑镇泊家庄村村民郑成芝凭借玉米亩产1196.1公斤的成绩,在去年举办的山东省首届“隆平杯”鲁状元玉米高产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的佳绩,奖品是一辆价值3万元的面包车。
“真没想到在黄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疙瘩。”近日,郑成芝笑着对记者说。这几天,街坊邻居都来向她讨教玉米高产的秘诀。在郑成芝看来,玉米产量和地块、品种与管理水平密不可分。
郑成芝告诉记者,她选用的隆平206是一种高产玉米种,发芽率在98%以上,出籽粒多,因而让高产成为可能。种子买回来之后,拆开袋子晾了二三天,提高了种子的活性,出来的苗既整齐又壮实,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与村里其他农户相比,她晚收了几天,正常玉米生长98天就可以掰,而她110天才收获,晚收这10多天每亩就能增产150公斤左右。
“全省这么多种粮食的,能拿到第二名我感到很荣幸,要是冠军的话就更完美了。”她认为距离冠军一步之遥有两点原因:一是自身种粮技术还是不够科学,二是参赛经验欠缺、准备不足。
“新的一年,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挖掘玉米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等下次参赛时将第一名的荣誉带回家。”郑成芝信心满满地说。
按照郑成芝的打算,今年她要做好三件事,首先是加强种粮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最前沿的种粮技术。“在镇里农办的政策帮扶下,我要在选种、耕种、灌溉、施肥、收获等环节做到层层把关、严格管理,同时还要报名参加镇里组织的农业技能培训班,学习新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种植技术。”
随着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逐步推开,农村地区粮食大户种植成为新趋势。据郑成芝介绍,2014年她种植了7亩多玉米,今年她想再承包点土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获取规模效益。“国家提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种地多的农户还有补贴,希望政策一直坚持下去,吸引更多人扩大种植规模。”她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自己种地致富的同时,郑成芝也想积极帮助街坊邻居,将自身的种粮经验传授给他们。
“大学生村官”将“乱村”带成和谐发展村韩晓辉: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本报记者郑莉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解骞
1月4日,记者来到岱岳区粥店街道上旺村时,正巧临近粥店中学的放学时间,不少等待接孩子的父母正聚在学校周围聊天。“以前这个村的路又窄又不平,从这里路过能硌了车底盘,我们都绕着走。韩书记来了这几年,这条路彻底变了。”正在等待接女儿放学的曹家村村民冯先生告诉记者。
未见其人先闻其事,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增加了记者对韩晓辉这位先后被授予泰安市“优秀大学生村官”、“泰安好人”等荣誉称号的“大学生村官”的好奇。
随后在上旺村村委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他。韩晓辉2008年毕业于聊城大学,同年通过选拔考试,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5月开始担任上旺村党支部书记。
上旺村是一个回汉两族村,2011年新的两委班子成立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该村9年无村委,6年无党支部,村庄长期得不到发展,打架斗殴、上访等事件时有发生,村内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是令上级领导头疼的“乱村”。
“我刚到上旺村任职时,村集体账户上只有4779元,要想给老百姓办事,村集体没钱不行,当时只能靠回收欠款、对上争取,或者向驻地企业伸手,但这总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我下决心一定要把集体经济搞上去。”韩晓辉说。
在对全村资源、资产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利用收回的欠款,韩晓辉带头首先对村集体的两处闲置厂房和村办幼儿园进行了修缮,通过公开对外发包,村里每年收入租赁费5.6万元;又对泮河两侧的闲置河坝进行重新规整,整理出河滩面积15亩,通过发包每年为村里增加收入1.6万元。这两项收入让村集体有了“第一桶金”,也让上旺村人对发展集体经济有了更大的信心。
如今,上旺村不仅村集体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村居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提升。总长1900多米的村主要街道硬化完成,新安装路灯42盏;新建1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体育广场,配置健身器材40余套;新建500余平方米幼儿园;定期为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提高学生乘车补助,面向全村发放春节福利……
在2013年粥店街道科学发展观考评中,上旺村由2011年排名末尾的28名提升至第10名,实现了由“乱村”向和谐发展村的转变。
从最初抱着“先找个工作”的态度考了“大学生村官”,到现在将这个“乱村”建设为排名靠前的村,韩晓辉说,他得到了很多历练,尽管当时一起录取的50名“大学生村官”基本都通过考试升职或者转行了,但他更希望扑下身子把上旺村搞好。在新的一年里,他打算抓住高铁片区整体开发的机遇,推进旧村改造,并继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增加收入,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去年成功救治15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张爱华:把患儿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本报记者姜斌王佳声
本报通讯员李欣
心脏外科是医学界尖端领域,而小儿心脏外科又是尖端领域中的尖端,充满着风险和挑战。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小儿心脏外科几乎是山东众多医疗机构的盲区,相当一部分患儿家长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这深深刺痛了学医的张爱华。
“只有掌握了这一尖端领域的核心技术,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才能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张爱华酝酿着一定要在小儿心脏外科这一高风险领域取得突破。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他回到家乡,成为了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员,并着手成立了小儿心脏外科。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张爱华将很多孩子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仅2014年一年,就成功救治了15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其中危重患儿近30例。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为新生儿的7—9‰,已成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手术,一旦心脏发生不可逆损伤,将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张爱华介绍说:“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水平严重影响到国民的平均寿命,为此,国家出台政策让患儿接受免费治疗。但遗憾的是,通过我们的日常工作发现,很多患儿父母并不知道有这个的政策,好多患儿是因为家贫到了不做手术不行的地步,才来我们这就诊,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我希望通过媒体能够让更多的家庭知道这个政策,使更多患病的孩子得到及时的治疗,重新获得健康。”最后,张爱华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新年期盼。
寒冬卖菜睡在路边木棚里李敬:盼从路边摊搬进门头房
□本报记者刘涛王佳声
“赶紧把饭吃了,一会儿就凉了。”1月5日上午九点半,在泰山区乐园街边的果菜摊位上,孙照珍提着一小袋藕合递给丈夫李敬。李敬正要将藕合塞进嘴里,又有顾客来了,他只好匆匆把早饭放在一边,招呼起顾客来。
李敬夫妇已在这里卖了3年的蔬菜和水果。他们的摊位从南到北长约20米,孙照珍负责水果摊,李敬则专门招呼买菜的客人。“其实他这是怕我累着。”孙照珍告诉记者,“冬天水果摊冷清,我闲时给他搭把手,他都不让。”
夫妻俩是岱岳区祝阳镇永宁村人,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到城里来谋生计,在附近的王家庄租赁了一间二十余平方米的平房。3年前,李敬还骑着三轮车拉着蔬菜满街跑,眼看着孩子渐渐长大,跑街卖菜不再是长久之计,于是与妻子商量决定在乐园街上租赁个摊位,自那起拥有了固定经营场所。
3年间,摊位从五六米长扩展到约20米长,果菜品种也从几种增加到几十种。李敬说:“现在摊子大了,生意越来越好,平均一天能挣百十块钱,要遇上逢年过节,挣得还多。但是休息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一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中午趴在桌子上一会儿就能睡着。”
每天凌晨3点,李敬就要起床到五公里外的批发市场去进货,风雨无阻。清晨6点钟开摊,晚上10点钟收摊,一天19个小时的操劳。晚上他还要一个人守着摊位和货物,困了就睡在马路边用简易木板搭起的棚子里。为挡寒风,他给简易棚围上了一层黑色塑料布,日子久了,薄膜经不住风吹日晒,一些地方已经开裂,被吹得噼里啪啦直响,棚内则全靠一个小煤炉取暖。
“挨一挨,冬天就过去了。”李敬说,自己挨冻吃点苦没什么,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两个孩子。女儿已上初中,自己还能照管自己,儿子去年才上一年级,上下学每天要由妻子接送。“儿子下午放学后,我们还不能收摊,只能先把他接到棚子里来写作业,手缩在衣袖里,冻得都握不住笔。一般得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和他妈妈一块儿回家。孩子跟着我们算是受苦了。”李敬说。
这几年攒了一些钱,李敬打算新年过后能租赁一间门头房。“那样的话,刮风下雨就都不用愁了,孩子能暖暖和和地写作业了,我也就不用再睡在简陋的木棚里挨冻了。”
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学教师吴红:愿孩子都有快乐童年
□本报记者郑莉王佳声
“childhood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童年,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快乐的童年,然后可以举手跟大家分享一下。”1月5日,记者走进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时,教师吴红正在给初三2班的学生上课。
课后,吴红告诉记者,课上自己所使用的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正是她在2000年结合新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模式,通过给学生设定语境、下达任务,让他们模拟场景练习写作和对话,从而能学以致用。吴红一直致力于新英语教学法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目前还总结出了“三段七步”教学法等更侧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这里不光是上学,而且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历程,所以比起教书,我更注重育人。”已经有23年教学经历的吴红,除了教学成绩名列前茅,还深受学生喜爱。
她表示,“学困生”更需要鼓励和关爱。“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尽管成绩差,但是我发现他出现心理问题后,经常和他谈心,为他提供发泄渠道,并且定期去做家访。这个孩子成功完成了中学学业,现在是一个公司的副总经理,成为了一个支撑社会和家庭的人,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不能否定。”
2015年是吴红从事教师职业的第24个年头,她有三个愿望。
一是希望能有更多走进先进地区学习的机会。“教学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重复自我。”吴红说,尽管自己有一肚子的经验,但是不知道怎么提炼,希望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先进同行、专家学者,学习国家级、省级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是希望学生少些压力。吴红告诉记者,回想起课堂上自己问学生有没有快乐的童年,竟然没有一个孩子举手,这让她很难过。“现在的孩子承担了太多压力,考试带来的潜在压力、家长给学生施压,以及由此带来的教学上的严格。我希望整个社会能对学生宽松一些,除了升学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让孩子都有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三是对自己的企盼,希望新的一年能更快乐地工作生活。吴红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教学和这个学校,但是因为职务多、工作繁忙,私人空间少,所以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把工作和生活调节好,能给自己留出大段的时间来看喜欢的书和旅行。
齐克利和老伴儿一起做“城市美容师”:盼望户口能迁到泰城
□本报记者刘培俊王佳声
1月6日凌晨4时,泰安城区道路上的车辆还不多,58岁的齐克利在泰山火车站广场附近,借着昏黄的路灯清扫路面。齐克利的责任区是龙潭路一段2公里多的路面,清扫一遍要将近两个小时。
“我负责的这一段路是泰城的门面,得用心打扫。”齐克利边打扫边对记者说,火车站广场周边乱搭乱建的棚厦拆除后,卫生条件好多了,清扫压力减轻了不少。
6时20分,妻子李英做好早饭就来接齐克利的早班。“她给我做好饭就来接班,我休息一会儿就回来跟她一起打扫。”齐克利说,他跟妻子一起扫街3年多了,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过得挺充实的。
在做环卫工前,齐克利是泰山上的一名挑山工。从1982年开始拿起扁担,一直干到2005年。“那时一天能挑两三趟,大约有四十来块钱的收入,勉强养家糊口。”齐克利说,他接的活都是短途的,最高只到泰山三官庙。2005年夏天,因小腿意外骨折,不得不放下了扁担。
腿有伤,干不了重活,齐克利寻思来寻思去感觉做环卫工最合适。妻子担心他行动不便,怕他出意外,为了照顾他,就跟他一起当了环卫工,共同负责一个片区的环境卫生。这个片区有火车站、医院、大型超市等重要节点,人流量大,随之而来的环境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
一天到晚,2公里多的路不知道要来回走多少趟。在齐克利眼中,“城市道路好比人的脸蛋,弄干净了,心里才舒服。”
看着城市面貌越来越好,齐克利向记者说出了两个新年期盼。
一盼他的户口能迁到泰城。妻子跟孩子的户口都在泰城,但他的户口却在祖徕镇的老家。“一家三口的户口不在一起,心里总觉得不得劲,今年能把户口落下就好了。”齐克利说。
二盼涨工资。齐克利说,他跟老伴儿每月的收入为1500元,除了生活费还要兼顾孩子的生活费,生活压力大,希望今年工资也能像物价一样跟着涨一涨。
演出酬劳微薄人才流失严重徐辉:为曲艺传承保留火种
□本报记者刘涛王佳声
在2014年举行的全国山东快书大赛中,由肥城市曲协选送的姬生虎和赵墨涵分获少儿组银奖和铜奖,这让肥城市曲艺协会主席徐辉颇感欣慰。
“现在我们协会的会员有50多人。”徐辉说,虽然队伍不算小,但在现实中曲艺发展真的很难。他曾带队到肥城15个乡镇巡回演出,主要是为了培养受众群体。徐辉深刻地记得寒冬腊月里演员为乡亲们卖力表演的场景,“一场演出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冻得浑身发抖,得到的酬劳仅仅是一斤半菠菜。”
一场大型演出,从组织到排练再到演出,没有几天时间是做不来的。“光演员就百十号人,如果仅得到很少的报酬,还不如出去打工。”徐辉说,况且这样的演出机会一个月也没有几场,仅靠卖艺混口饭吃怕是很难。
随着曲艺人才的流失,好的创作也越来越少,许多作品被演绎完后,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徐辉称精品少,很大原因是创作者脱离了生活和群众,写出的作品不真实。
要想使肥城的曲艺后继有人,还要从娃娃抓起。几年前,徐辉到学校去宣传曲艺文化,试图让曲艺走进课堂,虽然效果与当初想象的有所差距,但至少为曲艺的传承发展迈出了第一步。通过这次经历,他认识到人们对曲艺的了解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
“孩子不去学习曲艺,并不代表孩子不喜欢,关键是家长的观念。”徐辉说,他们认为搞曲艺没什么出息,致使孩子从一开始就被限制在曲艺的大门之外。去年暑假他办了一个快板辅导班,免费教孩子学习快板,但报名的屈指可数,最后到班上学习的只有三人。
现在只要听到有孩子说想要学快板,徐辉心里总有种莫名的兴奋。一次他在公园里练功,一个六七岁的孩子跑到跟前对他说想学习打板,他乐了好几天。
“新的一年,我最想做的就是发现和培养更多像姬生虎和赵墨涵一样的好苗子,为肥城曲艺的传承保留火种。”徐辉坚信,“只要孩子想学,肥城曲艺未来就有希望。”
去年一年接待了28个旅游团马培成:游客认可是最开心的事
□本报记者郑莉王佳声
泰安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依托泰山风景区和旅游大项目建设,2014年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强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推动了导游行业的发展,马培成便是其中一员。
1月6日,记者来到泰安市诚之旅国际旅行社时,马培成正在进行年终业务培训,他告诉记者,旅游旺季时大家都忙着在外接团,基本聚不到一起,现在正是旅行社进行员工培训和导游个人休息、提升的时候。
“旅游旺季整天在外漂着不着家,还要接触各种类型的客人,一个客人可能就会把你的热情浇灭,所以要把这份工作当成一种爱好而不是赚钱工具。”马培成表示,6年的从业经验,已经让自己完全适应了这种工作状态。
2008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马培成在蓬莱做初级导游,就是接散客作解说,这跟他想象中的带着客人在客车上走南闯北的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于是就辞职回了老家泰安。最初半年仍没团可带,做得最多的就是带着散客爬泰山。马培成回忆说:“最开始从红门往上爬一次才赚50块钱,一天要爬两三次。其间跟着前辈学习、转化成自己的风格,半年后正好旅游旺季,带了第一个团。”
旅行社的广东地接团数量较多,马培成慢慢摸索出了广东游客的特点。“广东游客大都不喜欢听严肃的介绍,所以我就迎合他们的特点,把景区介绍转变成小故事或者小段子的方式表达出来。记得在曲阜,因为被我的讲解所吸引,从孔庙出来我带的团从十几个人变成了五六十人,我想这是对我这个最开始连旗子都不好意思举的人的肯定。”
马培成去年一年接待了28个团五六百名游客,旅游旺季一个月最多时接待过5个团,很多时候都是“套团”,也就是机场送走一个团后马上接另一个团,休息时往往累得不想说话,并非旁人看起来游山玩水那么简单。
马培成表示,导游这个职业其实是要将当地最好的东西展现给外来游客,希望新的一年里自己能继续保持好的工作和服务状态,得到更多游客的认可,这是最开心的事。
“第一书记”自学手艺带领村民增收付平坤:希望能打响微商品牌
□本报记者刘涛姜言明
“你看这手链漂亮吗?这是我们村的村民亲手编制的。”1月6日,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区分局民警付平坤一边拿着手链,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这串手链由宁阳黑狗牙、肥城桃木、腊月猪惊骨组成,还配有银器。”
现在,付平坤逢人便推销手链,她笑称自己已是一名职业推销员。从2014年起,她开始担任宁阳县八仙桥街道路临村的“第一书记”,村子很小,只有138户540多口人,由于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为帮农民增收,付平坤可谓煞费苦心,先将村里200多亩土地进行流转,统一种上了樱花,农民除每年每人获得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外,他们还担负着樱花的剪枝、养护等工作,干一天能挣40元。
让村里的中年妇女也动起来,付平坤决心带领村民一起学门手艺。去年6月,付平坤看到自家亲戚从网上卖手链,生意挺红火,由此萌生让村民编制手链的想法。
“我是个坐不住的人,可自从有了想法后,我呆坐在电脑旁一连几日翻遍了有关手链的网页,并结合宁阳当地黑狗牙辟邪的说法,最后确定我们自己编制的手链饰物样品。”付平坤说,样品有了,关键是如何编制,为此她还专门自费网购了一些教学视频,空闲时就拿出来自学、研究,终于将手链的编制方法学会。
后来,她又召集村里的一些妇女一起来学习编法,自费购买了手链配件,供人们编制,“现在她们基本上已经学会了。”付平坤说。为了寻找销路,她通过微信平台注册成了微商,并把一些初期产品放在上面展示,一星期能卖四五十件。
据她介绍,现在产品还处于试验阶段,不敢上量太多,主要还是观察一下市场反应。“当务之急是赶快把手链的类别、系列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大范围推广。”
说起新年的愿望,付平坤希望在自己“第一书记”任期结束时,能够打响手链品牌,为路临村的村民造福。
新闻推荐
□记者刘涛报道本报肥城讯肥城市自2014年下半年起,面向农村户口居民开放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在全省率先取消户籍限制,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保障待遇。日前,政策放宽后的首...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