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董忆)围绕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文艺人才队伍培养,今年上半年泰安市文艺繁荣体系建设有序开展,在年中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上半年,泰安戏剧作品《泰山人》被山东省文化厅列入2016年全省重点剧目,《烽火年代·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等5部美术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展,水彩画《红毯梦》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美展。同时,泰安注重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分6批次实施乡土文艺复兴“金种子”递进培训工程,涵盖贫困村400余个。实施“1+4”文化艺术人才惠民工程,整合各类文化艺术专家人才365人,开展公益培训11期。为6名选派到基层一线服务的文化人才协调到资金12万元。
在繁荣文艺创作的同时,泰安今年上半年还重点开展了泰山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评选出市级第六批非遗名录项目72个,第三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1个。筹备设立泰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家论证会,并明确了建设路线图及总体规划思路。其次,扎实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泰安在可移动文物普查“回头看”工作中新增可移动文物1万余件,公布第四批5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9项、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7项。对194家市级以上文保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重大建设施工工程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总里程达80余公里。
此外,泰安的文化惠民工程也扎实推进。上半年,泰安举办了“击鼓传花·文化走亲”基层群文汇演等多项惠民活动,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800余场次,观众人数约200万,覆盖了全市58%的行政村。
泰山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全市国有、非国有博物馆建设蓬勃发展,上半年共申报博物馆13家(国有博物馆2家),其中8家已获省文物局备案确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25家,其中国有9家,非国有16家。
泰安市还开展了可移动文物普查“回头看”,在“回头看”工作中,全市新增可移动文物1万余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78处、市级110处。加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申报工作,申报国保专项资金9项,合计申请经费6393.5万元;申报省保专项资金27项,合计申请经费6480.22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8月12日讯(记者 毕凤玲)今天上午,市政府与省残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市政府特邀咨询张庆明与省残联副理事长徐国勤签署合作协议。 张庆明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泰安的...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