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苏本善 通讯员 方雷 孔琳
在扶贫攻坚战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放弃原单位的优越环境,扎根贫困乡村,抓党建促脱贫,他们的名字叫“第一书记”;在这支队伍中,有这样一位“战士”,他连续5年在3个村子任职,坚守扶贫阵地,把实事儿做到群众心坎里,他的名字叫邹兰华。
强化支部作用 建起村级战斗堡垒
邹兰华是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平县供电公司机关党总支书记。2012年至今5年来,他先后在斑鸠店镇淹王沟村、大羊镇杜村担任县派“第一书记”。去年起,他又被派驻到州城街道亓庄村担任市派“第一书记”。
“尽快融入群众,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然后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邹兰华说,到村任职后,他与村“两委”成员真心换真心,争取支持,对一般群众进行挨家挨户走访,摸清村情民情。
邹兰华认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是加快村子脱贫致富的关键。村“两委”成员在群众中威信高,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村里每逢有工作需要安排,邹兰华就与他们事先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邹兰华还注意发扬民主,让每一位群众的意愿都得到尊重,调动群众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抓住了关键,抓住了大多数,各项工作也就开展得顺风顺水。“邹书记到村一年多来,村里开展大小事务六七十件,没有一位村民说不。”亓庄村支部书记孙太会说。
为了发挥党员表率作用,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邹兰华为村里建立了村级党组织设置调整办法、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流程、无职党员“三定”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村级管理树起了一面旗帜,留下了带不走的坚强堡垒。
从实事儿干起 做百姓的贴心人
“多亏了邹书记呀,要不是他给办了低保,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说起邹兰华,亓庄村村民周传兰激动不已。周传兰患有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的医疗费压得一家喘不过气来。邹兰华了解到情况后,就主动协调村里为其办理了低保。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2012年2月,邹兰华到斑鸠店镇淹王沟村走访,了解到村民刘强患有股骨头坏死,失去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他便立即与县民政局联系,为其争取到了大病救助,还联系省立医院专家到家中为其看病。“要不是邹书记,我真是没有了一点活下去的勇气。”说起这事儿,刘强至今念念不忘。
邹兰华干过的好事儿,亓庄村村民张启山都一一记在心里。张启山为此还专门编了一篇《第一书记赞》:“邹兰华,献爱心。下乡镇,扶持村。工作风,最认真。分析情,下决心。困难户,献爱心……”如今,这首朗朗上口的歌谣已在亓庄村传遍,邹兰华的故事也已广为人知。
“到了村里,就要稳下心,踏踏实实为群众办事儿。”邹兰华说,驻村期满,村民实现脱贫,集体实现增收,这样才能对得起组织和单位的托付。
发展产业 为村庄发展注入动力
村庄要脱贫致富,首先要充分借助外部条件,从“娘家”争取支持是邹兰华第一想到的。2015年底,邹兰华同县供电公司副总徐浩一起对亓庄村里13户特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为村民们送上了棉被、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确保贫困群众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在大羊镇杜村工作期间,为解决村里电压不稳定问题,邹兰华协调单位资金10万元,为村里新上220千伏变压器一台,让村民从此告别了用电难题。
外力是条件,自身发力才能实现长远发展。“要让村庄拥有自己的产业,培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邹兰华说。2012年6月,几经奔走,邹兰华为斑鸠店镇王沟村引进了海纳汽车用品,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村集体也实现了收入增长。
在亓庄村工作一年多,邹兰华又开始为村里的长远发展思考出路。邹兰华看到不少村庄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就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经过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商议,邹兰华决定在亓庄村发展光伏发电项目,目前项目已经立项,正等待相关部门审批。另外,苗木花卉基地的项目也正在谋划之中。
新闻推荐
□记者 韩波/文 唐晨玉/图 7月28日,先后酝酿近2年、修改近10个月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正式公布,网约车的合法地位获得明确。私家车可用作网约车,平台、车辆与驾驶员均需...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