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天水新闻 > 正文

老人从来不懂水墨丹青,却很喜欢儿媳妇描画的那些色彩画家儿媳每日绘牡丹“唤醒”痴呆婆婆

来源:鑫报 2013-03-08 16:21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龙庆宏

关键词:老年痴呆 画家儿媳 牡丹

鑫报讯  年迈婆婆瘫痪多年,患有老年痴呆并伴有皮肤瘙痒,画家媳妇悉心照顾,为让婆婆有个好心情,5个秋冬每天画一幅牡丹呈于婆婆床头。老人一生没进过学堂,但很敬重有文化的儿媳妇,老人从来不懂水墨丹青,却很喜欢媳妇描画的那些色彩。5年过去了,在那五彩斑斓、变化多端的色彩中,老人的记忆开始转好、思维也敏捷起来。

赵喜萍年近花甲,她在兰州文化宫南部四合院门口的老槐树下开了一个画室。15平米的小屋,涵盖了赵喜萍所有的工作与生活,单人床被安置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整间屋被一幅幅牡丹主宰。对赵喜萍来说,牡丹就

是她的一切,水墨丹青能代表的不仅有自己的梦想、母亲的希望,还有婆婆的笑容。

幼时,每年一到春天满院子的牡丹总会开的鲜艳夺目,大而鲜艳美丽的花朵让她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有了新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然而她的母亲却总会感叹:洛阳牡丹虽美,但花期太短。为了能让母亲四季都能看到盛开的牡丹,赵喜萍萌生了画牡丹的念头。对她而言,画画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也有远在天水张家川的母亲的念想与希望。

婆婆的笑容是赵喜萍捡回来的。赵喜萍告诉记者,婆婆瘫痪多年,患有老年痴呆并伴有皮肤瘙痒,是自己一直悉心照顾。

老年性皮肤瘙痒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作为儿女,每天看着老人受罪心里也非常难过。为了给婆婆治病,赵喜萍遍寻名医,但终究也没能治得了婆婆的“痒”。俗话说,痒比疼要难受,赵喜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慢慢地,她也研究出一套“治疗”方法来,每天用盐水为婆婆洗澡,洗完再用上海牌药皂洗一遍,洗完了再用清水冲干净。老人所用的毛巾、被套、床单也都是隔天就洗,还附带消毒。就这样,日复一日地上药、洗衣、晾晒,渐渐地婆婆的瘙痒逐渐减轻了。

为让婆婆有个好心情,在照顾婆婆的5个春秋里,赵喜萍每天画一幅牡丹呈于婆婆床头。赵喜萍说,老人一生没进过学堂,但很敬重有文化的人,老人从来不懂水墨丹青,却很喜欢自己描画的那些色彩。“我就在想,老人每天卧于病榻上,生活几乎是没有色彩的,也是没有情调的,每天画一幅不同的牡丹呈在老人的床头,她应该会开心。”

5年过去了,在那五彩斑斓、变化多端的色彩中,老人的记忆开始转好、思维也敏捷起来。甚至有时候,还提醒儿媳妇记得盖上印章。“婆婆的老年痴呆居然在每天看牡丹的过程里康复了,真是一个奇迹。”说到这里,赵喜萍感觉很自豪。(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七里河频道:http://www.dxbei.com/n/qilihe/)

新闻推荐

今年起兰州六方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南山路北环路城市“二环”贯通老城区16条“断头路”工程

◇记者  吴少华关键词:基础设施 交通 治污 改善鑫报讯 为有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兰州市城乡建设事业又好有快发展,从今年开始,兰州市城建部门...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人从来不懂水墨丹青,却很喜欢儿媳妇描画的那些色彩画家儿媳每日绘牡丹“唤醒”痴呆婆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