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让15岁的赵睿“邂逅”了她人生的重要“伴侣”——葫芦丝,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工作都围绕着葫芦丝,而她也从一个葫芦丝的爱好者变成了致力于葫芦丝文化的传承者。
8月20日,记者前去采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指导教师、市葫芦丝巴乌学会副会长赵睿。
来到赵睿办公室,赵睿正忙着整理前不久她刚举办的“2018·丝情画意·醉天水”葫芦丝艺术展演的照片。赵睿告诉记者,她举办这次活动其实就是想借助葫芦丝展演,把全国各地优秀的葫芦丝机构邀请到天水来,通过音乐的交流和传播,使葫芦丝文化艺术在天水百花齐放;同时,向客人们展示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陇上江南的秀美风光。
说起葫芦丝,赵睿讲述了她与葫芦丝结缘的故事。“1998年,当时我还在读初中。爸爸的一位好朋友来我家做客,他还带来了一个乐器——‘葫芦丝\’。看见我非常好奇,这位叔叔便给我吹了一曲简单的小调,瞬间,我就被葫芦丝轻柔细腻、圆润质朴的音色打动了。”
赵睿告诉记者,这位来他们家做客,吹奏乐器的叔叔就是她的葫芦丝启蒙老师肖峰。
跟着肖老师学习的赵睿,展示出了超高的学习天赋。1999年暑假,肖老师将赵睿带到了葫芦丝的发源地——云南,见到了在世界葫芦丝巴乌及整个音乐界享有盛誉、被誉为“葫芦丝之父”的哏德全老师。在哏老师的指导下,赵睿的葫芦丝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因此坚定了学习与传播葫芦丝的信念。
“我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在云南那样原生态的地方,哏老师的一曲《竹林深处》,将景与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人完全沉静在其中不能自拔,就连哏老师即兴吹奏的一些小调都让人回味无穷。”说到哏老师的吹奏,赵睿难掩崇拜之情。
从云南回到天水,赵睿一直跟着肖老师学习葫芦丝,那段时间,她只要有时间就会练习。“记得有一次我在妈妈工作的商店门口练习,吸引了很多人观看,大家还问我吹的是什么这么好听,我觉得特别开心。后来,肖老师办了培训班,我便在培训班里给孩子们教。”
为了让自己的葫芦丝技艺有更好地提高,2014年赵睿又正式拜有着“葫芦丝王子”美誉的李春华为师。“每次参加老师的培训,就像是参加葫芦丝的一场盛会,可以和全国优秀的葫芦丝演奏家有个近距离的接触。”赵睿说。
赵睿告诉记者:“我是看好葫芦丝的发展的。从没有一本教材到现在到处是爱好葫芦丝的人,虽然没有一所大学开设相关专业,但我相信,这个小巧的乐器一定会越来越受欢迎。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葫芦丝的发展多做一些贡献。”
新闻推荐
激情黄河浪,热血伴青春。忠诚载岁月,报国熔军魂。”每年,一批批热血青年为报效祖国、守护家园穿上绿色戎装,他们用坚毅书...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