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打造“绿色经济”,厚植“绿色文化”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天水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天水市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相互促进同发展,用绿色产业推动生产发展,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新兴业态融合发展,奋力走出一条绿色经济化、经济绿色化的发展新路。
2018年7月,天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下发了《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到2020年,构建起市场潜能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生态产业体系,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
天水市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绿色项目先后落地天水,让天水逐步形成了产业绿色化、园区生态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全力做好“农业+”文章,同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8年,天水市新建花椒、核桃等特色果品基地25.57万亩,完成千亩以上规模建园39处,果园提质增效30多万亩,果品总产量196.9万吨,实现产值87.5亿元,为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重要贡献。
除此之外,天水市还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去年,全市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179个,认定登记家庭林场17家,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0134.7万元,实现林下经济产值7.51亿元。
与此同时,天水市以环境日、节能宣传周、节水日、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加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环保守法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推进大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活动,将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不断厚植全民“绿色文化”,着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姬旺芳“连心桥越建越长,同心圆越画越大。“近年来,天水市调动各方力量、统筹各种资源,扎实做好退役军...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