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村子不远处,有一片开阔的场地。每到阴历二、四、七逢集的日子,那里便聚拢了很多人,异常热闹。
作为外来人,起初我并没有对乡村集市产生太多热情。一天,房东大嫂将一辆半新不旧的架子车立于院中,麻利地将屋后地窖里的两三袋洋芋装上车子,准备送到集市上出售,我才对乡村集市产生了几分好奇。
看见我出来,房东大嫂笑吟吟地说,今天逢集,你不要闷在屋子里,过去逛一逛吧。我笑着点点头,心里纳闷,一个平常的集市,有那么好逛吗?
下乡十几日,吃住一直都在房东大嫂家。我挽起袖子,帮她将剩下的两袋洋芋抬上了架子车。准备妥当,我又帮大嫂将车子推至村口,目送她吃力地拉着车朝集市走去。
回到院子,我轻轻拍了拍手掌上的泥土,细碎的粉末滑落掌心的瞬间,我嗅到了一丝淡淡的泥土清香。我突然想起房东大嫂家的小饭桌。这些日子的一日三餐,最常见的就是洋芋、萝卜和包包菜,但在房东大嫂的精心炒制下,就变成了醋溜洋芋丝、麻辣萝卜条和蒜香包菜。
农村生活清苦,可房东大嫂只要忙完农活钻进厨房,一溜烟的功夫,一桌简单、实惠的农家饭便做好了。
餐桌上每顿饭都离不开的是洋芋。中午吃浆水面,面条丢进滚开的水里,顺带抓一把现切的洋芋丝下进去。把煮熟的面条和洋芋丝一并捞入碗中,浇上一大勺炝好的苦苣浆水,再淋上一勺油泼辣子,一碗酸香扑鼻的浆水面就可以美美享用了。
天抹黑时的晚饭,夹几筷刚出锅的酸辣洋芋丝,卷入新烙的馍中,还未张嘴,口水已在嗓子眼蔓延开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一天的疲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两块洋芋丝馍馍下肚,正想找水喝,发现房东大嫂将一碗热腾腾的浆水拌汤端上了桌。
在氤氲着拌汤香味儿的餐桌上,晚饭的话题常由庄稼、收成而转到乡村集市。房东大哥绘声绘色的描述,总让我想起某个影视剧里乡村集市的场景。看来,是该去赶一次集了。
简单吃完早饭,一个人轻快地出了村子。顺着一条人流熙攘的大道,朝西大约行两里路,便来到了集市。绕过横七竖八的架子车,穿过喧哗的人群,阵阵热烈的吆喝声和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在一个卖服装的帐篷里,一位中年妇女迫不及待脱下身上的一件罩衣,将一件绣着金丝图案的紫红色外衣套在身上试穿。因为缺少穿衣镜,她让旁边正在试鞋子的女伴参谋一下。她的女伴一只脚趿拉着一只高跟鞋,另一只脚踩着一只花布鞋,踩高跷似地晃着身子,一边上下打量着同伴,一边挑剔着袖长衣短。
喜欢在服装区逗留的多是大姑娘小媳妇。听说有的人为赶集,天没亮就从山里出发了。或许前几日下过雨的山路上泥水还未干透,她们脚底的鞋子上还沾着泥水。有的出发时还背着山货,多是花椒、野菜,卖完货手里有了零花钱,才笑嘻嘻跑到心仪的服饰前,仔细端详一番,耐着性子与商贩讨价还价,直到价位满意为止。
赶集的时候,乡人会一次购进许多菜。在集市里,很多菜贩子都把蔬菜分成一堆一堆出售。大葱都是按捆来卖的,大蒜都编成了辫子卖,洋芋则整袋销售。一个卖红辣椒的老汉,卖完最后一堆辣椒后光顾着蹲在地上数钱,却忽视了身边一只流浪狗。它虎视眈眈盯着老汉背篓边的一只布口袋,真不知里面的锅盔最后会落在谁的肚子里。
逛乏了迈不动步了,刚出锅的臊子面、凉粉、面皮、甜醅已经等在前面了。集市里的小吃是整个集市最具人气的所在。想吃什么东西了,随便找一个空位坐下来,要一碗臊子面,喊一碗凉粉、面皮或甜醅,大快朵颐之后,干瘪的肚皮会重新鼓起来。
对于一些媳妇姑娘来说,她们赶集好像就是专为一碗凉粉或甜醅而来。她们喜欢三五成群围坐在摊子前,一个刚喊了一碗凉粉,又将目光转向邻座的甜醅,为先吃凉粉还是先吃甜醅犯愁。她们一边吸溜着碗里的红油凉粉,一边还嚼着婆婆身上的种种不是。只有等一碗凉粉下肚,心里似乎才痛快了许多。
下乡之前,早就听闻当地的油炸洋芋很有特色。搜寻半天,终于在市场一隅邂逅了它。只见一只简易的煤炉上支着一口大平底锅,被削成块的洋芋正躺在热油锅里,煎得“滋滋”有声。待洋芋块煎至四面金黄,盛进碗撒上辣椒面和五香粉,就可享用了。
徜徉于油炸洋芋摊的多为小孩和老人。小孩子刚学着吃东西,咬一口油炸洋芋噙在嘴里,不用费劲嚼就能化成泥。老人来一碗油炸洋芋,也许是为了寻找一种念想——那是从小到大咀嚼过无数遍的老味道,里面包含着往事的回味。
正沉浸在油炸洋芋的香味里,突然耳边响起几声“卖洋芋哩”的吆喝声,这声音如此熟悉。循着声音走去,房东大嫂黝黑的面孔出现在了面前。
“你来了呀!”先是惊讶,后是喜悦。寒暄几句,我惦记架子车上的洋芋销得怎样。她咧开嘴笑了,卖得还不错。架子车上,还有半袋洋芋躺在那儿晒日头呢!
房东大嫂说,这半袋洋芋可以当作种子卖。散集之前,准会有人将它扛回家,不愁卖不出去。我听着她的话,不由想起一片开着白色小花儿的田野。用不了多少时日,又一个洋芋花飘香的季节即将到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余碧波】4月10日记者获悉,从3月18日开始至4月3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组织检测技术人员赴全市各县区...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