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便利店选购物品
本报记者 郭颖
电商的迅速崛起给实体零售业带来了很大冲击,但便利店在重压之下却获得逆袭、赢得了机遇。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百强企业各业态的销售增幅分化明显,便利店销售增幅达到15.2%,超市的销售增幅为4.1%,百货店的销售增幅为-0.7%。
近年来,铜川的24小时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些小区、学校、商业区附近,为商洛市实体零售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生的活力。目前,商洛市便利店主要以惠风品牌连锁店为主,2013年在新区市一中开设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后陆续在新区设点6个、耀州区2个,现日均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便利店简单有品位的装修、白色的主题上一抹橙绿色条纹相间的店标看起来格外清新脱俗,也开辟了铜川实体零售的又一新领域。
便利店如何在电商洪流之中逆袭并不断壮大,记者带你一起去探索它的“生存之道”。
市场之需 商机应运而生
随着城市精细化的管理和时尚度的提高,再加之一些占道小摊和露天宵夜的取缔,24小时便利店发展的土壤愈加肥沃,为很多加班族和大半夜饥肠辘辘的人提供了便利。
小张是个不折不扣的加班族,他告诉记者,下班回家都到深夜,很多饭店和商店都关门了,便利店亮着的灯光给他带来了温暖,他也被这里既暖心又贴心的小吃收买了胃。
“大半夜也能吃到热腾腾的面条和盒饭,味道可口、价格不贵,关键是够小资还干净卫生,对于我这个半夜经常饿肚子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安慰,心里别提多满足了。”张女士说。
市场的需求对于商家来说是资金投资和寻求发展的一大机遇。“铜川之前的便利店市场是一片空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瞄准了这个商机、先下手为强,将店铺选址在人流量大和小区集中的地方,来实现贴近民生、服务社会、解决就业的目的。”铜川惠风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便利至上 服务最后一公里
24小时营业、一通电话商品送货上门、支付方式多元,成为了惠风便利店一张闪亮的名片。相较于传统超市货种齐全、价格实惠的优势,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竭力为顾客提供最便捷、舒心的服务。“全天24小时营业,在便利店附近范围内,只要一个电话,不管消费金额多少,我都会送货上门。”惠风便利店的店员介绍说,目前小店可以提供银联卡、applepay支付,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即将驻店。
这几年,铜川惠风便利店不断优化货品,每个小店的货品种类达到3000种以上,涉及烟酒、休闲食品、进口食品以及自己烹制的一些盒饭、包子等熟食。“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对销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哪些是滞销品和畅销品,进而增减品种,调整货物摆放位置。”铜川惠风商贸负责人说。
便利店最大的卖点就是便利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受到了很多顾客认可。王先生说,夏季在院子里和友人畅谈,需要吃的喝的,一通电话过去,便利店的店员就送到,十分方便。
变革创新 激发市场潜力
零售市场激烈的竞争倒逼便利店经营者变革创新,惠风便利店试水自烹食物服务新业态,不断强化中央厨房建设。商品从采购的新鲜原料的产地到中央厨房通过厨师的加工,每一道工序都高标准严要求,不仅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而且以优质的熟食产品为顾客提供了美好的消费体验。目前,惠风便利店根据季节变化经营的自主烹制食物有盒饭、包子、炒面、关东煮等,中午饭点前会由中央厨房配送到各个便利店。
在经营管理方面,惠风便利店也是细致高效,目前后台团队15人,整合各类资源,为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务,打造科学、规范化的便利服务体系。
据相关数据显示,3000人就可以养活一个便利店。目前,铜川的城市人口在40万人左右,意味着商洛市便利店的饱和数量为133个,有很广阔的发展潜力。“我们下一步打算在王益区继续开30到50个店,将部分店面选址在小区里面,增加一些交电费、充话费等附加服务,还将打造线上购物平台,既能增加便利店利润,又可以拉近给顾客服务的距离,实实在在地为居民提供便利。”铜川惠风商贸公司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红通讯员韩伟)今年以来,王益区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按照“优果、兴牧、强园、村美、富民”思路,实施好“三业、五园、六美”工程,以完善经营机制,壮大龙头企业,扩大品牌...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