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了解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就是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可以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
地震预警的主要意义在于为人们避险提供更多时间。相关研究表明,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伤亡率可减少14%;预警时间为10秒,伤亡率可减少39%;预警时间为20秒,伤亡率可减少63%。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后,学校、医院、工厂、高铁等人员密集场所,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较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预警必须具备3个条件:首先,要有地震台站组成的密集的地震台网,实时监测全国各地的情况;其次,对收集来的数据要能做出高速、有效的分析、处理,快速确定震中和震级;最后,能准确向地震危及地区发出预警信号。
地震预警与预报的区别: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地震预报是指对尚未发生、但预测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发出通告。
地震预警存在盲区,对于在震中及附近的地区不能发出预警。
2010年3月,我国地震预警试点项目在福建正式启动。“十三五”期间,中国地震局将建设覆盖全国的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铜川市地震局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郝龙杨春成)为充分发挥新版《煤矿安全规程》作用,提升煤矿安全保障水平,6月25日至26日,铜川矿业公司举办了两期新《煤矿安全规程》培训班,该公司及基层单位共计320余人参加了培训。讲座特...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